關鍵詞:失眠癥 負氧離子 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96-02
失眠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耐,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1],長期失眠易日間疲勞,緊張易怒,精神萎靡,頭暈頭痛,還會引起多臟器官功能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并與冠心病、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疾病有密切關系,長期服用安眠藥可產生藥物依賴性。在治療上至今無明顯有效措施。我院采用天然負氧離子療法治療慢性失眠有一定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1年7、8、9、三個月來我院療養患有失眠癥療養員共132人,抽取90人將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5人。對照組療養員年齡范圍在24-78歲之間,平均年齡46.9歲,男性32人,女性13人;實驗組療養員年齡范圍24-77歲,平均年齡47.4歲,男性32人,女性13人。兩組療養員在年齡、性別、失眠程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失眠癥的一般護理。措施包括:①保持療養房間環境整潔安靜,溫度適中,保持25℃為宜,床鋪舒適度好,無噪聲,排除各種影響睡眠的外在因素;②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晚餐要清淡,不宜過飽忌飲茶、咖啡、吸煙,睡前避免從事緊張和興奮的活動,養成定時就寢的習慣;③對療養員進行心理疏導,克服過度緊張、興奮、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保持精神舒暢,盡量放松,以順其自然的心態對待失眠[1]。
1.2.2 觀察組。在與對照組相同的一般護理基礎上,另外采取天然負氧離子療法。讓療養員放松身體做深長舒緩的呼吸行走在森林中,大量的負氧離子盡情的被身體吸收,每天行走時間不宜過長保持在20分鐘為宜。
1.2.3 療效評價指標。將失眠癥分為重度、中度、輕度、正常四個級別:睡眠時間<2h為重度失眠,睡眠時間2-4h中度失眠,睡眠時間4-6h為輕度睡眠,睡眠時間>6h為正常睡眠[1]。
2 結果
兩組療養員治療前后效果情況對比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治療失眠應用最多的方法是藥物療法,較常用的有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安全性、起效快、耐藥性良好的特點,但一般不適合老年人,以免發生蓄積和宿醉現象[1]。因此我院采取了天然負氧離子療法治療失眠癥,而我院位于美麗的渤海之濱北戴河,空氣清晰、氣候宜人,是最佳的療養勝地,我院森林覆蓋率較大,植物密集、花草茂盛,散發出來的負氧離子濃度較高,根據空氣中負氧離子分析報告得知,我院負氧離子濃度平均為5000個/cm3,最高達到≥7000個/cm3。負氧離子通過促進單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脫氨基作用,降低腦及組織內的5-HT(5-羥色胺)水平,引起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明顯的生理變化,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及植物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從而有效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欲,對改善睡眠、神經衰弱有良好效果。因此,負氧離子在改善睡眠質量的過程中能夠發揮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榮群,劉永輝.中藥熏洗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年,第14卷.第4期
[2] 唐紅珍,顏世俊,黃麗雪.推拿刮痧治療慢性失眠癥78例臨床觀察[J].廣西醫學,2010年7月,第32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