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電針配合腰椎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
方法:治療組68例,對照組63例,治療組電針配合腰椎牽引,對照組牽引、微波。
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5.6%,對照組有效率85.71%,兩組對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結論:電針配合腰椎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良好效果,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關鍵詞:電針 牽引 腰椎間盤突出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03-02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是臨床上常見的腰腿痛疾病之一。是由于腰椎間盤的退行性變與損傷,導致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使椎間盤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壓迫腰脊神經根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痛。本人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運用電針配合牽引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131例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
1.2 一般資料。治療組病例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齡最大46歲,最小25歲;病程最短7天,最長2年;對照組63例。所有病例都經過CT或MRI檢查確診。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2.1.1 電針。取穴:阿是穴(多在患側腰4、5或腰5、骶1椎旁1~1.5寸處,找到明顯的放射性壓痛點)、腎俞、環跳、委中、承山,均取患側。得氣后用6805電針機疏密波通電2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
2.1.2 牽引。采用YHZ—Ⅲ9006微電腦三維腰椎牽引床,讓患者仰臥于牽引床上,系好腰帶,通過微機控制,設置好重量和時間,即達到牽引目的,牽引重量為患者體重的1/2,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
2.2 對照組。采用牽引、微波治療,每日1次,10次1療程。
3 療效判斷
痊愈:腰腿疼痛消失,腰部活動自如,直腿抬高試驗>85°;顯效:腰腿疼痛大部分癥狀消失,腰部活動無明顯不適,直腿抬高試驗>70°;好轉:腰腿疼痛部分癥狀消失,腰部活動功能改善,直腿抬高試驗>30°~50°;無效:治療前后無改善。
4 結果
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后,總有效率顯著差異(X2=8.5,P<0.05),說明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5 討論
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軟骨板隨年齡的增長,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一般認為在20歲以后,椎間盤即開始退變,髓核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日常生活中腰椎間盤反復承受擠壓、屈曲和扭轉等負荷,容易在腰椎間盤受力作用最大處,即纖維環的后部由里向外產生裂隙,這種變化不斷積累而逐步加重、裂隙不斷加大,使此處的纖維環逐漸變為薄弱。在此基礎上,由于腰部過度負重或扭傷,甚至一些日常活動使椎間盤內壓增加時,均可促使退變和積累性損傷的纖維環進一步破裂,已變性的髓核組織由纖維環薄弱處或破裂處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中醫的“痹證”、“腰腿痛”等范疇。由于人體正氣不足,風寒濕熱之邪侵襲,閉阻經絡,或外傷引起瘀血阻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繼發的疼痛、壓痛、放射性痛的部位,正好和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相吻合,故取阿是穴、腎俞、環跳、委中、承山治療。阿是、腎俞能疏調腰部經氣,活血祛瘀;環跳祛風濕,通經絡,利腰膝;委中為循經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經氣,為治腰背疼痛的要穴;承山舒筋通絡止痛。電針治療能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疏通經絡之功效。牽引治療拉大腰椎間隙,使椎間孔擴大,通過負壓,部分膨出的椎間盤回縮,減少突出物與神經根的粘連,松解水腫,利于炎癥的消除,松解小關節,糾正小關節紊亂,解除了神經根的壓迫。也可使痙攣肌肉完全松弛,進一步減輕對椎間盤壓力;同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組織水腫。所以說電針配合牽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