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聯合應用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對腦卒中偏癱病人的運動功能康復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擇我院2010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腦卒中偏癱病人82例,均通過頭顱CT或MRI進行確診,隨機將82例病人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給予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進行治療,對照組僅采用電針灸治療。
結果:經治療后兩組病人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比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觀察組病人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改善能力與幅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相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聯合應用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治療腦卒中偏癱能夠提高病人本體感覺信息的輸入,促進肢體運動反應,避免發生肢體痙攣,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重建,增強運動控制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神經促通技術 電針灸 腦卒中偏癱 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04-02
腦卒中病人出現的后遺癥包括語言功能障礙、認知障礙、肢體運動障礙以及日常活動障礙等。這將給病人自身、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本研究聯合應用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對腦卒中偏癱病人開展治療的效果理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腦卒中偏癱病人82例,男性53例,女性29例;47例偏癱位于左側,35例位于右側;54例為腦梗死,28例腦出血。全部病人均滿足腦梗死及腦出血的診斷標準[1],并通過頭顱CT或MRI進行確診。隨機將82例病人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病變部位等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給予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進行治療,對照組僅采用電針灸治療。神經促通技術綜合應用Bobath、Rood、Brunnstrom以及本體感覺神經肌肉易化技術對病人開展訓練。此外,病人康復訓練項目還包括:床上訓練、步行訓練、站立訓練、坐位訓練以及平衡和共濟訓練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等,1次/d,每次0.5h,連續訓練1個月。電針治療選取陽明經穴,包括患側上肢取肩髁、合谷、手三里及曲池,下肢取解溪、足三里、梁丘及髀關共四對,采用G6805型電針治療儀,設置10Hz低頻連續波,刺激強度以病人可以耐受為宜,電流強度在1~2mA為宜,電針治療每日1次,每次0.5h,連續治療1個月。
1.3 療效評價[2]。兩組病人在治療前與治療30d后評定療效,以Fugl-Meyer方法評定手、腕、上下肢運動功能,總分為100分;以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日常生活活動改善情況。
1.4 數據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3.5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治療后兩組病人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比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觀察組病人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改善能力與幅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相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腦卒中病人的康復已經成為康復醫學研究的熱點領域。腦卒中偏癱病人因其中樞神經系統異常,造成患肢隨意以及主動運動受限,肌肉表現為軟弱且無力遲緩。對腦卒中偏癱病人的治療應關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重建與康復[3]。本研究顯示,經治療后兩組病人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比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觀察組病人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改善能力與幅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相比差異顯著,表明聯合使用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治療腦卒中偏癱,可以有效增強病人的運動控制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因為人類的大腦皮質脊髓束中有15%左右的神經纖維并不交叉,這些神經纖維可以直接支配同側的軀干肌,所以腦卒中偏癱病人的患側軀干肌通常僅表現為輕度癱瘓,當病人身體某處肌肉收縮時,可引發無主動運動能力的肌肉收縮[4]。因此,通過應用神經促通方法提高了對病人皮膚淺感覺感受器、肌肉以及肌腱深感覺感受器的刺激,從而生產神經沖動傳入信號,加快休眠神經突觸的活化與更新,最終實現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重建。針刺對病人肌體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廣泛、雙側且多層次的,是中樞神經系統整合并互相作用的結果[5]。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神經促通技術與電針灸治療腦卒中偏癱能夠提高病人本體感覺信息的輸入,促進肢體運動反應,避免發生肢體痙攣,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重建,增強運動控制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寧,陸敏.早期康復治療對腦梗死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4,26:744-746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科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81-383
[3] 翁浩,郭雪梅,劉長,等.綜合促通技術引入中式手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9:626
[4] 伊春錦,黃德清.康復訓練、中藥和針刺治療腦卒中偏癱的臨床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2,24:587-589
[5] 薛茜,熊國星,崔國敏,等.電針陽明經穴位對偏癱患者運動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