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易罐刺絡放血療法可以改善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方法:80例易感患者分為2組,治療組50例,應用捏脊淺刺加拔罐療法;對照組30例,采用普通針刺法。
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2%,對照組76.7%,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結論:易罐刺絡放血療法可以改善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改善亞健康人群,從而縮短感冒病程及發病次數,臨床療效確切。
關鍵詞:易罐刺絡放血 抵抗力 亞健康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15-02
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礙、胃腸道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癌癥、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脹、心慌、胸悶、便秘、腹瀉、感覺很疲憊,甚至有欲死的感覺。然而體格檢查并無器官上的問題,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問題。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除了疲勞和不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發脾氣等應激狀態下,很容易出現猝死,就是“過勞死”。
當然感冒是亞健康人群最常見的疾病、臨床常見多發人群普遍易感,據統計,每人每年平均感冒2~5次。易感患者是指體質虛弱之人,在一定時間內反復感冒,或每次發病遷延數周至數月。2009年到2011在深圳市石巖湖溫泉中醫理療推拿中心工作期間、我采用易罐刺絡放血療法改善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治療易感患者50例,并與采用普通針刺法治療30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80例患者均來此泡溫泉的人群及少部分為專門上門治療的,以先后順序按5:3分為2組,治療組50例,男26例,女34例;年齡30~79歲,平均(53±9.08)歲;病程1.5~10年,平均(4±1.55)年。對照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31~77歲,平均(52±10.07)歲;病程1.3~11年,平均(4±1.30)年。2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1974-10北京全國防治感冒科研協作座談會制定的“感冒與流感”診斷標準:①成年人每年平均感冒5次以上。②臨床癥狀:發熱惡寒、疲倦、食欲下降、嘔吐腹瀉等。局部癥狀和體征主要是鼻咽部癥狀,如鼻塞流涕、咽痛、輕度咳嗽等,查見咽部充血。③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予易罐刺絡放血療法。部位:督脈自長強至大椎,膀胱經兩側的第一側線。第一步,用易罐:用大號易罐分別緊貼于患者脊柱兩側,首先用力將皮膚提起,并輕輕左右上下抖動,連續操作3遍,第3遍在督脈上采用提三抖一法,每提三3次,向左右上下抖1次。第2步,淺刺法:也稱快速浮刺法,指淺內而疾發針,刺皮無傷肉的方法。皮膚及雙手常規消毒后,快速淺刺督經背部穴位和膀胱經兩側第一側線上的穴位。第3步,用易罐:在大椎穴、臟腑之俞穴上刺絡,留罐10~15min。第1周每日1次,連續治療3次后隔日1次,周六、日休息,以后均為隔日1次,周六、日休息,治療4周,共13次為1個療程。
1.3.2 對照組。予普通針刺療法。取穴:大椎、足三里(雙)、懸鐘(雙)。常規消毒,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每日1次,每周治療5次后,休息2日,共治療4周,20次為1個療程。
1.4 觀察項目。療程結束后,觀察2組臨床療效,并檢測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Ig)A及補體3(C3)水平。
1.5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全國防治感冒科協座談會制定的“感冒與流感診斷要點與防治效果判定標準”擬定。治愈:停止治療后6個月發病次數不超過1次,且發病較以往為輕,免疫功能檢查和治療前比較已接近正常平均值;明顯工作效率提高、人非常有精神:停止治療后6個月發病次數不超過2次,且發病較以往為輕,免疫功能檢查較治療前有明顯提高;有效:停止治療后6個月發病次數不超過3次;無效:發病次數較以往未減少,且發病病情同以往。
1.6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
2 結果
經比較發現,顯著有效30例,基本有效16例,無效者4例,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顯著有效18例,基本有效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6.7%。顯然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IgA及C3指標變化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C3指標變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改善免疫功能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腦力勞動者比例增大,加之生活的安逸,人們的體能得不到鍛煉,“久坐傷腎,久臥傷氣”,氣虛衛外不固,最易遭受外邪侵襲,外邪乘虛而入,使營衛不和,諸癥紛出。正氣不足,免疫力低下者,難以驅邪外出,我們的人群大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經常處于復感和感冒纏綿難愈的痛苦之中。通過檢測易感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從而也證實了易感者IgA指標平均值明顯低于正常人,說明易感者反復感冒與免疫功能低下、正氣不足有關。
督脈行于脊柱內部,上達腦內,督脈能激發人體正氣,用于體虛者有扶正功能;太陽經統攝營衛,凡外感之邪自表而入,先入犯太陽經,同時膀胱經第一側線為臟腑俞穴之所在經,俞穴為臟腑之氣所輸注,從而在督脈、膀胱經上用[1]刺絡放血療法可調節臟腑營衛之氣,使人體正氣充足,免疫力提高,從而縮短感冒病程及發病次數。此方法簡便易行,依從性強,療效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鐘士元.脊柱病因治療學(第三版).廣東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