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收集我院臨床護理實習學生帶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質量和護理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
方法: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實習感想調查表,對實習學生進行調查。
結果: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授課水平欠佳、個人行為作風不端正是影響實習帶教水平的主要因素。
結論:通過采取:①重視護理師資力量的培養與訓練;②定期反饋實習感想,嚴格規范臨床帶教程序及制度的方法,使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規范化,得到實習學生的好評,順利完成實習帶教任務。
關鍵詞:實習帶教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20-01
臨床實習是教學醫院的重要工作任務,是護理教育中一個關鍵環節,是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帶教工作的優劣,帶教老師的職業行為影響,直接關系到護理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和職業素養的形成。同時,通過帶教實習學生,可督促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業務知識內容,加強護理人員語言表達能力和責任心,有益于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抓好實習帶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是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每年平均帶教本科、大專、中專護生約500名,2012-2013年實習學生驟增至974人,為考評實習帶教質量,我院護理部在實習生中進行調查,開展了對帶教老師的評價,現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
對2011年7月一2012年1月來我院實習的本科、大專、中專院校563名護理實習生進行了調查。
2 方法
采用護理部自行設計的“實習感想”,調查內容包括:實習護生印象最深的事,最喜歡的老師,最不喜歡的老師,存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每月每名護理實習生回收調查表一次,共回收3378份,回收率85.6%。
3 結果
對3378份“實習感想”統計,結果顯示:實習生對我院的帶教工作總體是滿意的,但是仍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通過累積百分比,將累積50%以上的問題作為主要問題。我院實習帶教的主要問題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臨床帶教老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授課水平欠佳;②個人行為作風不端正,對帶教工作不重視,對學生護理質量把關不嚴。
4 分析與討論
4.1 臨床帶教老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授課水平欠佳。我院護理部嚴格要求科室內具有帶教資格的護理人員從事臨床帶教工作,但臨床一線整體護理隊伍比較年輕,學歷水平不等,知識結構不全面,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講課機會較少,缺乏語言訓練,使實習授課難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面對發展迅速的現代護理學,部分護士對護理專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信息關注不夠,知識內容陳舊,所以出現了對臨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學生質疑問題不能及時準確做出解答的情況。加之延用傳統的臨床教學方法,導致了理論知識深入講解少,不能嚴把帶教操作質量,使護生感到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教師授課缺乏新意。
4.2 帶教老師個人行為作風不端正,未樹立正確的帶教工作態度,對學生護理工作質量把關不嚴。由于受臨床工作繁忙、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因素的影響,護理帶教態度不端正,既希望有護生幫助完成工作任務,又害怕學生在工作中的失誤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和引起一些糾紛,所以對實習帶教缺乏認真負責、耐心細致的精神。帶教中,讓學生過多地重復簡單護理操作或跑腿等輔助性工作,甚至于利用工作時間幫自己干私活,嚴重挫傷了實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專科護理技術的帶教目標定位于了解,造成了實習學生對專科護理技術實際操作少,缺乏敏銳觀察病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工作成就感。而對帶教工作認識的片面性,也直接導致科室授課內容表淺,對學生工作質量要求不高和考評的尺度過于寬松的結果。
5 對策
5.1 加強繼續教育,培養優秀師資隊伍。以專業知識教育為重點對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可使護理人員在專業領域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知識得到更新和拓展,滿足護理工作的需求。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觀念的轉變,促進了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在繼續教育的領域中應加強對臨床護理師資的培養,鼓勵其承擔院內教學授課任務,增加舉辦院內業務查房,舉辦各類學術論壇,創造學習和交流機會,促進護理人才的迅速成長。
在培養帶教隊伍科學素質的同時,注重對良好的職業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對帶教老師評價與病區病人滿意度呈正相關系,病人滿意度越高,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也越高,教師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如果護理教師都能給病人以優質的護理服務形象,那么學生就會自覺地效仿教師行為,同時加以耐心、深入的知識講授,有助于護生對職業內涵的理解和職業榮譽的培養,形成良好的職業風范。
5.2 健立健全帶教管理機制,嚴格評價教學質量。建立完善的臨床帶教管理組織和科學的評價系統,護理部和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各科護理帶教負責人建成四級管理網絡,保持高效和互動,以標準、嚴格、規范的評價促進臨床護理人員“帶教”觀念的改變。
對教師的評價除來自護生外,還應來自病區護士長、科護士長和護理部,評價應包括教師思想素質、專業技能以及業務授課水平、教學查房質量、科研能力等諸多方面,并嚴格執行獎罰制度,對評議極差的取消其帶教資格。
對學生的評價應主要在基本技能和工作表現上,理論操作考核采取制定科室實習帶教大綱的方法,要求各科對護生進行考核,帶教老師對學生逐個進行評價,并上報護理部匯總,并在實習生大會上反饋,于實習結束時給予相應的獎罰。實習帶教老師工作筆記采取直接上交護理部的方式,使評價更加真實、客觀。
培養適應現代醫學護理需要、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護理人才,已成為衡量護理教育成果的基本標準。上述措施對提高帶教工作質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具體細節,如怎樣實施對帶教老師的多層次評價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實踐中應不斷提高其科學性和操作性,使之真正成為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素質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