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進行觀察分析,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了20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00例)與對照組(12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健康教育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住院強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健康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的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以及血糖控制效果。
結果:兩組患者在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以及血糖控制效果方面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結論:住院強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健康指導可以顯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使血糖控制在一個平穩的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28-01
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了2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00例患者給予住院強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健康指導,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在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將200例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觀察組當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42~77歲,平均59.5歲;病程1~22年,平均11.5年。對照組患者男71例,女29例;年齡45~79歲,平均62歲;病程1~21年,平均11年。患者均沒有明顯的心腦血管疾病,沒有酮癥酸中毒、尿路感染等疾病;排除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官功能不全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知識知曉率、用藥依從性以及血糖控制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健康教育
2.1 對照組。本組患者給予糖尿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每周末進行1次,4周為一個周期。出院之后進行隨訪,隨訪的方式以電話隨訪以及上門隨訪為主,每個月至少隨訪2~3次。
2.2 觀察組。本組患者給予住院強化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健康指導。
2.2.1 住院期間。①充分利用為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或者是治療的機會,與患者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由于時間較短,主要是改變患者在生活當中的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②組織討論會等集體形式的聚會,對患者進行糖尿病防治知識宣教,使患者對糖尿病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同時了解一些治療方法,使患者能夠主動地積極地配合治療。同時,向患者發放一些宣傳手冊,詳細說明糖尿病的相關防治知識。③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在巡視病房的時候,簡單詢問一下患者的需求以及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等,在給予患者治療的時候也要多用鼓勵性的言語鼓勵患者堅持治療,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治療。
2.2.2 出院指導。①用藥指導。出院之后,告知患者要按時服藥。同時需要注意不同的降糖藥服藥時間也有一定差別,沒有按照服藥時間進行服藥的話,會降低治療的效果[1]。在儲存胰島素制劑的時候要注意,將其放置在2℃~7℃的冷藏柜當中進行儲存,在注射之前提前30min左右取出來回暖。在餐前15~30min的時候進行注射,同時要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促進藥物的吸收。②生活指導。囑患者要經常進行運動,每天運動20~45min的時間,運動方式以打太極拳、慢跑、散步以及騎自行車等為主。在飲食方面,要多食用富含纖維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的食物,合理地安排膳食,三餐的熱量可以按照早餐1/5、午餐2/5以及晚餐2/5的比例進行[2]。③血糖監測。在家中頂進行血壓與血糖的監測,住院期間教會患者使用測量儀器。
3 結果
3.1 知識知曉率以及用藥依從性。經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干預,兩組患者的知識知曉率以及用藥依從性結果見表1。
4 討論
糖尿病是為多種病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癥狀為特征代謝性紊亂綜合征。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公共衛生的問題,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如果不及時控制高血糖的話,常會導致多器官受累,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地損害。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些早期患者,還沒有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不少患者對糖尿病的防治知識等掌握不足。因此,對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夏冠斌,沈一鳴,俞愛芬,陳靜.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0,06(11):1220-1221
[2] 宋潤珞,楊淑娥,李婷婷.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J].護理學雜志,2011,15(05):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