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基層醫院中醫藥藥學服務的現狀、難點和如何適應新形勢,積極開展中醫藥藥學服務,不斷提高患者中藥治療的依從性。
方法:通過對多家基層醫院中醫藥從業人員的現場走訪調查,了解中藥房中藥調劑人員的性質、文化程度、藥學服務意識、藥學服務難點、對藥學服務有何建設性的意見等,并對所有問題進行綜合評價。
結果:基層醫院中醫藥調劑人員藥學理論基礎薄弱,服務意識淡薄。受臨床中醫醫師不合理的用藥習慣或情面觀念的束縛,中藥藥學服務均不夠理想。
結論:加強基層中醫、中藥人員藥學服務理論基礎教育,培養藥學服務意識,注重相互溝通、配合的服務方式,弘揚祖國醫學,踐行新醫改惠民政策,體現中藥標本兼治、宏觀調控的施藥理念。
關鍵詞:基礎醫院 中藥 藥學服務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46-02
藥學服務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管理工作模式,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參與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藥學技術服務,提高醫療質量[1]。是藥師應用所知的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使用有關的藥學技術服務,其主要內容包括:藥學監護、藥物監測、藥物咨詢、藥學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藥物治療合理化方案的建議和設計、合理用藥的療效分析和成本分析等。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視患者的病情、體質等進行宏觀調控、辯證處方,達到治標又治本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基層醫院的中藥調劑監測、藥學服務喜憂參半,甚至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熱證用熱藥、虛證用攻下藥等時有發生[1],近年來國內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道增多[2]。因此,我們認為中藥藥學服務應不容忽視。筆者有意對基層醫院的中藥藥學服務工作進行探索與研究,旨在于能尋求其結癥和解決的方法,實現安全、有效、經濟的臨床用藥目標。
1 基層醫院中藥藥學服務的現狀
基層醫院中藥藥劑人員是中藥專業畢業生較少,多是西藥藥劑人員或非衛生技術人員兼職。其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就是中專畢業。多數中藥劑從業人員對要學服務的概念知之甚少,有少數人員有膚淺的藥學服務意識,但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逐漸淡化。一是為了減少與臨床醫師的矛盾,二是減少自己不必要的麻煩?!胺凑兴幊圆凰廊耍f一出現問題,病人也不找我們。而我們現在對醫生開的方劑指手畫腳,醫生會對我們產生反感,甚至恨我們”?!霸诨鶎?,醫患之間多是熟門熟路,或是親戚、朋友關系,他們根本不會聽藥學服務”?!耙恍煶械睦现嗅t師,接受師傅的一些錯誤理論,已是根深蒂固了,很難改造”。“說實在的,我們自己對中藥也知道一些皮毛,畢業后,我們就沒有機會出去學習,自學、考試是為了晉升晉級與業務關系不多”。
2 對策
加強對現有從事中醫、中藥人員的藥學服務業務理論的教育,讓他們知道什么是藥學服務。具體的內涵、臨床作用和意義。在他們腦海中烙印藥學服務的概念。為臨床實踐奠定基礎。也消除中藥劑從業人員在臨床醫師面前“指手畫腳”錯誤的理念。藥學服務人員更應積極參與與配合,把藥學服務工作提升到日常工作的最高層面上來,潛心研究怎么做?做什么?把所學的新知識、新理念能有機的灌輸到日常工作中去。能順利的把過去藥劑人員僅僅局限于調配、制劑或后勤保障服務功能的活動轉型成為患者提供技術服務為主的服務形式上來。
2.1 發揮門診中藥房窗口作用,從審方到發藥及用藥咨詢,始終對患者藥物治療進行監督和指導。接到處方后,查對處方用藥與患者的年齡、性別、診斷是否相符,以及有無十八反、十九畏、孕婦用藥禁忌等問題[3,4]。發現情況,及時與醫生聯系更正。
2.2 門診服務臺增設中藥咨詢窗口,中藥師在開展藥學服務工作時,首先要從門診窗口藥物咨詢工作做起,把它作為醫院臨床藥學工作中的重要部[5]。其主要任務是發放中藥,為醫患解惑答疑。對使用中草藥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說明。如中藥煎煮用的容器、水,煎煮的方法、取汁量、服用方法以及宜忌等;對需先煎、后下、烊化、沖服的藥材一一交待清楚;在服用方法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一一告知病人,從而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2.3 發揮橋梁作用,扮演好自身角色。因藥學服務涉及到醫生、護士及患者。所以,藥劑人員在藥事活動中,必須擁有扎實的臨床藥學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還得具備有一定溝通技巧。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密切配合好醫護人員共同為病人的藥物治療承擔責任。抓住每一個環節[4]。遇事多向臨床學習,保持冷靜的頭腦,多思多想。認清自身位置,扮演好自身角色,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更不能給臨床醫師造成一種“指手畫腳”的錯覺。努力推動基層醫院中藥藥學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
2.4 協助醫療科開展不合理用藥干預。每一周或一個月定期抽取中藥處方,把這些處方重新書寫成文本形式,和臨床中醫師集體盲式點評。并將不合理用藥的處方,及時反饋給臨床醫師。不合理用藥包括:不辯證用藥、超劑量或長期用藥、重復用藥、中西藥混用產生配伍禁忌等問題[6]。
總之,我們認為新醫改政策的出臺,追求藥品的經濟價值的醫療行為已自然淡出歷史的舞臺,基層醫療機構應適應形勢,不斷探索,充分認識和理解藥學服務的內涵,藥師應積極參與臨床診療活動,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規范化藥學服務,弘揚祖國醫學,踐行新醫改惠民政策,體現中藥標本兼治、宏觀調控的施藥理念。保證臨床用藥合理、安全、經濟、有效。
參考文獻
[1] 付艷秋,姚志國,孫秀麗.對醫院藥學服務的認識和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7,18:115
[2] 馬輝,金丹,耿鳳英,等.1190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20(4):8-10
[3] 何麗君,陳豪.淺談中藥師如何做好門診用藥咨詢[J].海峽藥學,2008,20(8):197-198
[4] 徐小芳.新世紀醫院藥師的職責[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3,3(2):134
[5] 陳都.醫院藥師如何開展藥學服務[J].中國醫藥學刊,2009,7(7):69
[6] 嚴寓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