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醫院一些護理人員的調查研究,分析護理人員經常發生意外針刺傷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預防針刺傷的具體措施。
方法:對我院的20名護士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讓她們自己敘述自己是否發生過針刺傷以及發生針刺傷的具體情況,并以此為依據作出研究分析。
結果:通過調查結果顯示,我院參與調查的20名護士中,發生過針刺傷的概率為98%,并且有超過半數的護理人員認為,自己經常在處理注射或抽血用的注射器時發生意外針刺傷,且大多數護理人員都承認,導致意外針刺傷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工作不夠仔細,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護意識差等自身原因引起的。
結論:自我保護能力差,工作不仔細,注意力不集中是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醫院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意外針刺傷的發生幾率。
關鍵詞:護理人員意外針傷 原因分析 預防策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55-02
針刺傷是指一種由針頭等尖銳物質扎入人的皮膚深處而引起的傷害,這種傷害在護理人員中是十分常見的。針刺傷很容易引起相關人員皮膚出血甚至感染,在護理人員被有血液傳染類疾病的患者用過的針頭扎傷時又很容易引起該類疾病的傳播,通過調查顯示,醫院護理人員是發生意外針刺傷現象以及感染血液傳播類疾病比例最大的群體,而這種被由病人使用過的針頭刺傷的現象又是引起護理人員感染血液類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降低護理人員的意外針刺傷頻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為更全面的了解并解決護理人員的意外針刺傷頻率高的問題,我院在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這一階段對我院的20名護士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從2011年8月8日開始一直到2012年7月7日分別對我院隨機選取的20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以針刺傷的原因,背景,發生情況以及發生頻率等問題為主要內容,讓接受調查的護理人員如實的作出回答。所選取的20名護理人員的最大年齡為40歲,最小年齡為18歲,總體平均年齡為30歲,在學歷方面,20名護理人員中有16名來自中專,3名來自大專,1名來自本科,并且有10名是護士,6名是護師,4名是主管護師。
1.2 方法。對我院的20名護理人員進行關于護理人員意外針刺上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具體包括: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所發生針刺傷現象的次數,發生針刺傷的具體時間和具體情況等,調查時要求各護理人員對調查問卷上的每一個問題作出如實并且明確的回答,共發出問卷20張,回收20張,有效率為100%,將收集到的調查表統計歸納之后制成下表:
2 結果
2.1 接受調查的20名護理人員在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的這段時間內有19名人員發生了意外針刺傷現象,占97%左右。
2.2 20名護理人員一共發生意外針刺傷的頻率為69次,其中在注射和抽血過程中被針頭扎傷而發生針刺傷的例子最多,達到10人左右。
2.3 通過調查顯示,有90%的護理人員認為意外針刺傷的發生是由護理人員自身的問題如操作不仔細,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護能力差等原因引起的,其中操作不規范又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約為60%左右。
3 討論
3.1 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
3.1.1 護理人員沒有充分的意識到針刺傷的危險。許多護理人員認為針刺傷是在護理人員中普遍發生的一種現象,并不是十分嚴重,也基本沒見過針刺傷而引起的嚴重后果,因此對這一現象都沒有給出足夠的重視,另外還有一些受到針刺傷害的護理人員,在進行檢查時如果沒有發生什么異樣,也就不會做出進一步的處理,忽略了血液傳染類疾病的危害,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3.1.2 護理人員的操作不夠規范。護理人員在進行工作時,經常不會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進行,而總是跳步進行,使得自己的操作比較混亂,同時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意外針刺傷,再則護士很可能在給注射器蓋帽,拔出注射器針頭,轉移血樣以及忘記給注射器蓋帽時發生意外針刺傷。
3.1.3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大:醫院往往不會雇傭大量的護理人員,這造成了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大的問題,并且近幾年醫院的病人迅速增加,護理強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護理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注意力完全集中去工作,甚至有累暈的現象發生,這在無形之中增添了護理人員受傷的幾率。
3.2 預防意外針刺傷的措施。
3.2.1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醫院相關單位要定期的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采取授課,觀看影像以及實例分析等多種方式,讓護理人員意識到意外針刺傷后果的嚴重性,提高護理人員的警惕性,幫助護理人員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2.2 增加醫院的管理力度。加強醫院管理也是降低意外針刺傷發生幾率,為護理人員的安全作出保障的重要措施。醫院要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操作時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嚴格檢查各護理人員的工作程序是否到位,并督促護理人員在操作時要特別小心,防止自己被意外刺傷。
3.2.3 完善針刺傷的處理程序。一旦有意外針刺傷現象發生時,應該對相關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首先要幫助護理人員冷靜下來,立刻用流動水沖洗傷口10分鐘,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液,再用流動水和肥皂液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并用碘伏進行消毒。最后要對受傷的護理人員進行經血傳播疾病半年內追蹤觀察,同時要進行血液相應檢查,再根據具體檢查結果做出進一步的處理。
參考文獻
[1] 毛秀英,吳欣娟,于荔梅,等.部分臨床護士發生針刺傷情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22-425
[2] 應菊素,徐國莢,王晶,等.急診護士對針刺傷的認知及針刺傷后心理狀態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204-200
[3] 吳安華,任南,呂一欣,等.護士面臨針刺傷的危害及其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525-526
[4] 戴青梅,王立英,劉素美,等.醫護人員職業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