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消毒供應室 風險管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57-02
醫院供應室是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宗旨的預防院內感染的“心臟”科室,其管理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全院的醫療器具的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貯存、發放和一次性無菌物品的保管和供應,為醫院開展各項醫療及護理工作提供物質保證。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療護理質量及醫療安全[1,2]。我院作為骨科專科醫院,通過分析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取得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 潛在風險
1.1 領導思想上不夠重視。在領導的思想中,消毒供應室是一個只投入、不產出的科室,不能創造經濟效益。因此,對消毒供應室建設不夠重視,忽視了消毒供應室在醫院感染預防中的作用。科室內高年資成員退休或知識結構較陳舊,其余成員年資偏低,責任心不強,臨床經驗不足,法律意識淡薄,操作技術不規范。
1.2 面積較綜合醫院小,設備相對老化,對供應室的投入較少,消毒設備陳舊,自動化機械程度低。
1.3 醫療器械清潔質量不合格。器械清洗不干凈,有污跡;器械性能不好,不配套;清潔劑或消毒劑、消毒方法選擇不當等影響滅菌物品質量。
1.4 骨科器械的物品包裝質量不合格,如物品包裝體積過大、過重、外包布不清潔等影響無菌物品質量。
1.5 物品裝載質量不合格。如物品擺放不規范,包與包之間無間隙、超載或小劑量效應,造成殘留空氣影響滅菌效果。
1.6 無菌物品儲存質量不合格。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混放、無菌物品過期等。
1.7 管理制度松懈,容忍錯誤,無有效措施。
1.8 與臨床溝通少,缺乏改進措施,容易與臨床產生誤會。
2 管理對策
2.1 首先加強院領導認識,轉變觀念,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在新時期,管理的力度就是領導的重視程度。由于醫院領導主觀上不重視,導致組織管理上的松懈。感染控制科制訂風險管理專題培訓,請醫院領導參加培訓,重點學習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知識、消毒隔離、醫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等,從而提高醫院領導及全院醫務人員防范意識和評估能力。同時注重專業理論和技術操作培訓。將工作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應用PBL教學法引導科室工作人員帶著各自區域的主題主動學習,激發工作人員的學習興趣。護士長每月組織護理人員系統學習各項規范的專業理論及操作技術,熟悉和規范包裝操作流程,加強規范化培訓,并把法律意識貫穿于各項操作中,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法律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各項操作,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每年選派骨干人員參加國家、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供應室培訓班。骨干人員培訓完后,并在全院或科內進行傳授,互相交流。護理人員積極參加科內及院內組織的專科業務學習。護士每年進行三基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均要合格,以提高專業理論及技術水平。
2.2 加強法律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強化消毒供應室人員法規意識是工作的基礎[3],供應室人員每年都要參加醫院舉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舉證責任倒置、風險管理理論、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等有關的法律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名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人員。學會依法對待工作中的風險隱患,在維護病人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樹立積極的、正確的防范意識,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和工作責任心及獨慎意識,樹立“臨床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觀念[4]。在工作中時刻牢記“安全在我手中,質量在我手上,服務讓臨床滿意”這一理念[5]。
2.3 增加設備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醫院現有消毒供應的基礎上擴大規模,逐步增加投入。已經使用新的蒸汽滅菌鍋、并引進全自動清洗機、超聲波清洗機、干燥柜、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器等。
2.4 把好洗滌質量關,嚴格執行“二規一標”的下收下送,回收分類流程規定,將回收的物品按要求分類,將洗滌的物品和器械嚴格按洗滌要求進行,重視每一個洗滌程序,質量控制人員對洗滌的物品嚴格進行監控,對洗滌不合格的物品,重新按洗滌程序進行洗滌,直到合格為準。
2.5 嚴把包裝質量關核對器械種類與數量后進行包裝,包裝材料應符合要求,包布層數不少于2層,新布應洗滌去漿后使用。各種包要包裝正確,體積、重量等均要符合規范要求,標志清楚,滅菌日期、有效期、包裝責任人清晰可見。上一道工序由下一道工序檢查,嚴把包裝質量標準。
2.6 把好滅菌物品的裝載質量關正確擺放物品的位置,上下左右相互間應間隔一定距離,利于蒸汽的穿透。難于滅菌的大包放在上層,較易滅菌的小包和金屬包(金屬包應平放)放在下層,盤、碟、碗等處于直立的位置。物品裝放時不能緊貼門和四壁,以防吸人較多的冷凝水,并按照規定的壓力、溫度、時間進行滅菌。操作者要嚴密觀測壓力和溫度指針,如有指針回落,應重新計時并詳細記錄滅菌器的運行情況等。骨科醫院的植入物相對較多,滅菌裝載時,把植入物器械相對集中,做好生物監測,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放行。
2.7 把好無菌物品存放質量關無菌物品存放間由專人負責管理,無菌區放速干泡沫手消毒劑,進入無菌區應洗手、更衣、換鞋、戴口罩,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要求,所有滅菌物品均仔細檢查,無菌物品符合要求后方可儲存。
2.8 堅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及“零度寬容”理念。“零缺陷”是一種工作態度,是工作質量的決心,是不向不符合質量妥協的精神,其強調的是質量第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杜絕醫療事故發生。質量“零缺陷”管理,即加強質量防范和控制意識、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如:差錯事故防范制度;各級人員及各班工作職責和日常工作考核內容及標準等,使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標準可依,避免工作中的隨意性,養成自查、自糾、相互監督、檢查的習慣。“零度寬容”即護士長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缺陷決不寬容。科室建立工作缺陷登記本,對所發生的工作缺陷進行登記、科學地分析質量缺陷發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消除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各種因素[6,7]。護士長根據相關制度及情節嚴重程度追究當事人的責任(獎懲與獎金掛鉤),決不姑息遷就。按照臨床投訴、質量缺點、一般差錯、嚴重差錯、醫療事故、引起糾紛,采取提醒、警告、通報批評或暫停本班次的輪換,按嚴重程度扣發獎金、向護理部報告等來進行對應處理,并要求責任人寫出書面報告,包括原因、經過、后果、補救及預防措施,供全科人員討論,從中吸取教訓,避免再次發生。
2.9 建立臨床意見反饋本和滿意度調查表。信息反饋是規范化管理重要因素,建立臨床意見聯系反饋本滿意度調查表,每月度定期到臨床科室收集反饋意見及調查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問題,把收集到的信息及時向有關人員或部門反饋,凡是科室提出意見和建議以及發現供應室存在的問題,件件有回聲,把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糾正,保證質量優質,使我們的規范化管理處在全院監督機制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風險。
參考文獻
[1] 王斌全,趙曉云.國內醫院消毒供應室的發展[J].護理研究,2008,22(8A):2067
[2] 陳玉平,舒承婷,劉玲.供應室護理管理人員職業危害知識和防護行為的調查EJ].護理研究,2009,23(1A):28—30
[3] 梁翠娟.現代化消毒供應室規范化管理的探討[J].內科,2007,2(4):671
[4] 程亞艷.風險管理在供應室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9,9(1):46
[5] 陳玉蘭,殷秀偉,賀彬.消毒供應室風險管理的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4):3363。
[6] 李靜賢,任素桃.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7):4805
[7] 姚卓婭,劉志紅,王麗君,等.239家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室)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護理,2008,8(2):61
[8] 曹永革,王麗君,孫月蘭.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缺陷的多發環節及防范措施[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