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涼市人民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地處陜、甘、寧、三省交界的平涼市區域性中心醫院,是隴東地區最大的醫療、預防、保健、急救和教學科研中心。門診輸液患者多而復雜,平均每日接待各種注射、靜脈輸液、抽血400余人次,而且門診病人來輸液的時間由病人來醫院就診時間決定,夏秋季節病人來得早,春冬季節病人來得遲,時間不確定性非常大。為了使病人能盡快得到治療,縮短等侯時間,我科于2011年3月對現有的護士人力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根據季節變化,實行彈性排班,經過二年的具體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改善了護理工作高峰期的強度,緩解了護士工作壓力,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
關鍵詞:門診輸液室 彈性上班 護士調配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65-02
1 工作實踐
1.1 征求護士及病人意見。通過召開全體護理人員會議,征求護士意見,結合輸液室患者滿意度調查,進行梳理分析,對輸液室現有的班次做出優化處理,根據季節變化更改排班時間,取消不合理的班次,對工作量大的班次加強護士力量。
1.2 改進輸液流程。擬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及每班工作質量標準,由以前一人完成接診、登記、健康教育、配藥、穿刺的工作流程,改變為流程式的作業流程,這樣既節約了人員和時間,工作效率也比以前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到了環環查對,杜絕了差錯的發生,保障了輸液安全。
1.3 更改各班職責。護辦1人負責接收輸液病人,簡單的入院選教,病房定位,查對藥物,轉抄輸液條,全面負責病房管理;主班1人護士負責三室(治療室、扎針室、護辦室)及病房消毒隔離工作,查對,配液;治療;2、3、4班負責扎針,治療1負責各種注射,連班2人負責病人的健康教育,續加液體,觀察病情。
1.4 調整各班次時間。冬、春病人來的遲,秋夏病人來的早,根據實際對上班時間也做了相應的調整。5月1日到10月1日,連續輸液的病人來的早,8點就已經到輸液室門口等候,即8∶00-13∶00時間段為患者高峰期,10月1日-次年5月1日病人一般9點以后才來,8-9點為患者少的階段;安排3人做好治療前的準備工作即可,(即護辦、主班、治療1)。9點30分-14點是患者高峰期。高峰期必須由2位經驗豐富、穿刺技術較好、責任心強的護師帶1名低年資護士全面負責扎針;護辦、主班、治療1為正常上班時間(早上8∶00-12∶00,下午2∶30-5∶30),連班9∶00到2∶30。另外,護士長還根據科室具體情況,依不同季節的工作量,加減班次及人員,在保證工作量的前提下,保證護士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護士超負荷工作。
1.5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穿刺成功率。門診病人下午輸液少,利用空閑時間,加強業務學習,由穿刺技術高,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師講經驗。在患者少時,由新護士或技術較差的護士在高年級護師指導下完成穿刺,這樣,新護士的進步提高快。
1.6 貫穿健康教育。從患者進輸液室開始,就開始對每一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首先,由護辦護士為患者發放輸液注意事項,詳細介紹了輸液室的布局、輸液過程中請不要隨意更換座位;不要自行調整滴速等注意事項;在穿刺過程中,簡要向患者說明所用為何種藥物,主要的作用等;穿刺好后交予巡回護士詳細講解整個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用藥期間飲食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項等。同時,在輸液室的書架上還放有各種季節常見病、多發病的常見知識,預防保健等宣傳手冊,可供患者隨時取閱[1]。
2 實施效果
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門診輸液人數為12345人,護患糾紛為15例,病人滿意度90.2%。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門診輸液人數為19345人,護患糾紛為2例,病人滿意度98.4%,兩年同期相比,護患糾紛明顯下降,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這就充分說明彈性排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結果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代表醫院的形象,而門診輸液室是大多數門診患者就診的最后一站,也是停留時間較長的一站,所以輸液室具有病人多、病種雜,靜脈輸液已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操作,而是一個程序,是一組連貫性的措施,是面對多元理論和整體性進行綜合護理的專科技術[1]。為使優質護理服務在我科順利開展,我科護士長利用現有的人力資對護士實行彈性排班,結果我科輸液室的護理管理和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與彈性排班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行彈性排班后,可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護士壓力,提高護理質量,有效防止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實行彈性排班后,低年資護士進步很大,現在我科護士一針穿刺率都在85%以上,為醫院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和社會效應,門診輸液人數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仰明莉.人性化服務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2010年03月15日
[2] 藺益紅.優質護理在門診輸液室的應用,2010年4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