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健康行為現狀及其相關因素,促進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方法:利用問卷、體檢及座談等形式調查目前老年人患病等身體健康狀況及老年人體育鍛煉、社會交往等健康行為。
結果:120位老年人中,患病58(48.3%);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為高血壓,其次是高脂血癥、糖尿病、腦卒中。
結論: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衛生服務機構應重視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人健康狀況 健康行為調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483-02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至200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714萬,比重為12.5%,由此可見,我國已經漸入老齡化時代。農村老年人同城市老年人相比,農村老年人經濟來源少,文化程度低,他們的晚年是否幸福,他們的健康及保健情況又如何。為此,擬通過調查本地區農村老年人健康及保健情況,以期了解農村老年人的需求,促進老年人健康,為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1 資料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采取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將本地區按經濟水平分成高、中、低3類,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隨機抽取120名老人,長期居住、具有本地戶口、年齡≥60歲者。
1.2 利用問卷、體檢及座談等形式調查目前老年人患病等身體健康狀況及老年人體育鍛煉、社會交往等健康行為。
1.3 統計方法。應用Excel 2003建立數據庫,邏輯糾錯無誤后進行數據統計。
2 統計結果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的120名老年人中患各種疾病者共58人,占48.3%,見表1。其中患一種疾病48人(40%)。患兩種疾病55人(24%)。老年人主要患病率最高為高血壓,其次是高脂血癥、糖尿病、腦卒中,說明老年人患病與年齡有關系,隨年齡增加,患病率也增加。因此,對老年人患病的診斷、治療、預防仍是主要的地區衛生服務需求之一。據報道老年人普遍收入較低,就醫困難的原因中經濟困難占首位(59.00%)[1]。
3 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明,影響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是行為和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生物遺傳因素和醫療衛生服務,其中行為與生活方式占60%[2]。加強健康教育、合理飲食、控制體重仍是老年人預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老年人的軀體健康,心理及精神健康、生活條件及社會適應能力,才能使老年人渡過高質量的老年期[3]。
積極開展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健康影響因素已由環境因素時代、醫藥因素時代過渡到生活方式時代,將健康的保障全部寄托在依靠藥物和手術上,不是現代人期盼健康長壽的思維方式[4]。
參考文獻
[1] 楊春.城市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調查分析——以江蘇省為例.人口學刊,2011,187(3):80
[2] 郭雅嬌.社區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干預[J].實用醫學雜志,2004,20(10):1205
[3] 李朝陽,張穎,金太明,等.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認知的指導干預.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9,16(3):179
[4] 馬冠生,崔朝輝,李艷平,等.中國成年居民營養補充劑的消費現狀.營養學報,2006,28(1):8-10,18
[5] 朱海燕,沈洪.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五)生活方式的建議.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4,16(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