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職業中學后進生心理進行剖析,提出解決后進生德育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自卑;拯救
我在初中教學十四年,現在到職業高中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巨大差別,我所教過的初中生,他們大多是積極向上的,都在為考好的高中而努力奮斗;而職高生普遍文化素質差,一些后進生消極、悲觀,曠課、上網司空見慣……看到年輕的生命在空虛和自卑中踽踽獨行,我不禁感到心痛。所以,作為職業學校的工作者,我們應該切實行動起來。
為了有的放矢地幫助職高后進生,我們首先應該對這些孩子進行徹底的心理剖析。
一、心理剖析
1.消極自卑
選擇就讀職業高中的學生大多是在初中成績較差、表現平平的孩子。他們對于這樣的選擇表面上是無所謂的,其實在內心深處屬無奈的選擇,他們心靈深處認為讀職業高中本身就已低人一等,加之在初中時就很少獲得眾人的肯定,骨子里就有自卑消極的情緒,這樣的情緒甚至導致他們心理扭曲。
2.厭學
從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很少有機會獲得贊揚和肯定,的確,他們的學習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考書本知識,他們可能永遠是失敗者。于是,他們只有用異常的言行來引得眾人的關注——和老師、父母對著干,或者用沉默來進行無聲的抗議——上課睡覺、看小說、聽MP3,學習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成為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從學習中他們已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3.逆反心理嚴重
所謂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自發的反向力量,我們把這種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而逆反心理在職高后進生那里變成了一個可怕的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就炸開了。
4.有許多不良品德
學生的不良品德就是指經常違反道德要求或是犯有比較嚴重的道德過錯。在職高后進生中,由于自卑、厭學、叛逆,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讓老師、學校頭痛的事情來,譏諷嘲笑先進也會成為他們的一大樂趣……眾多的不良品德使得他們的言行嚴重出格。
那么,針對后進生的以上心理,職業教育工作者應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呢?
二、對策
1.幫助學生找到自信
每一個后進生不可能沒有閃光點,提供一個合適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長處找回自信。我電子班的一個學生叫周聰,在一次普通話水平檢測中,我發現這孩子普通話比一般同學發音準確,尤其是他的選題說話環節,他說的故事流暢、自然、真實、感人,我給了他95分的高分。從此以后,他上普通話課再也不睡覺了,他比任何時候更認真、更努力地練習普通話了。所以,找準機會,提供機會,給“不行”的孩子展示“行”的舞臺,他們亟待獲得旁人的許可,他們亟待找到自己的位置。
2.降低標準要求他們
用一個尺度去要求不同的孩子,顯得似乎比較公平,殊不知,如果教師的尺度在后進生面前顯得過高,他們窮于應付,稍不留意就會違反。所以,對于后進生,可有不同的要求,當他們總能達到教師的要求的時候,就等于增添了他們克服毛病的信心,到時再提高要求也不晚。
3.提高教育工作者處理問題的技巧
在遇到后進生違反紀律的事件時,一部分教師總是氣急敗壞,教育孩子的語氣、表情、手勢都足以讓學生感到難受,許多時候甚至傷及自尊,這種傷口成為他們以后頻繁違規違紀的理由。所以,處理德育問題時,教師尤其要當心。“訓導應以愛為出發點。”首先要讓學生接受教育者本人,才可能接受你的愛。如果他們從內心深處反感教育者,他會認為你給他的愛是假惺惺的,就會從內心拒絕你的任何“好處”。提高教育者處理問題的技巧,才可以達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
4.根據職高生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職高生主要以學技術為主,所以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是較好的,同時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在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時積極性很高。每一次學校的文體活動或專業技能大賽,我們都會發現不少人才。如果我們的后進生也能參與到活動當中,借此平臺展示自己深藏的不為人知的才華,在活動中去獲得贊許、肯定,他們定會在人生道路上有大的轉變。
5.包容和疏導后進生的不良習慣
職高生不良習慣的形成歷時久遠,如果我們要求他們短時間內全部改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對于后進生,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包容心和耐心。對后進生進行心理疏導,僅僅靠說教已經沒有多大意義,采用網絡、多媒體等先進手段,播放一些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或者青少年成長出軌的反面故事等,讓他們在故事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內心獲得震動和感悟,疏導心理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綜上所述,當職業教育者面臨一群自卑的靈魂,我們是拯救還是放棄?我想,我們應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幫助、拯救他們的重擔。當愛的雨露撒向干涸的心田,定會長出意想不到的綠陰和鮮花;當愛的陽光灑向陰暗角落的孩子們,他們人生的冬天不再寒冷;當愛的旋律為他們奏響,孩子們定能在藍天白云下舞蹈歡歌!
參考文獻:
[1]徐勝三.中學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05:249.
[2]李小融.教育心理學新編:422.
(作者單位 四川省資中縣水南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