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精致化強調管理質量與效率同步提高,落實好“基于規范、以人為本、關注細節、精益求精”的精致化管理是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闡述了學校在精致化管理引領下,實施精致化管理,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和理性思考。
關鍵詞: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綜合素質;教學質量;精致化管理;跨越式發展
隨著學校所處的蘇州高新區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和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需求,我校在“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指導下,確立以精致化管理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的辦學目標,所撰寫的課題研究方案也在2009年被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立項為第八期教研課題。通過近幾年的精致化管理實踐,學校在精致化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精致化管理中堅持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
在學校管理中,無論是制度管理,還是人文管理,都是學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學校既要強化制度管理,又要重視人文管理。只有將二者有機地融合,形成既有制度約束,又有人文關懷,既有個人心情舒暢,又有整體嚴格和諧的工作局面,才能達到學校和諧的管理境界。
精致化管理是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將管理不斷深入、規范、有效的一種管理模式。學校工作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要做到人人盡職,事事到位,就必須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而制度又必須科學、嚴格、務實、可行,必須根植于學校的現狀并合乎學校發展的趨勢。
同時,學校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就決定了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堅持以師為本、以生為本的原則,在管理中體現人際關系的相互溝通,相互尊重。這就要求管理者要處處為師生著想,要學會尊重理解人,學會賞識人,學會激勵人,要在信任、尊重、激勵中發展人,這樣才能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形成學校內部可靠的內聚力,把“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學校精神作為全校師生的共同精神。
二、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是實施精致化管理的有效保證
學校教育要提高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高低。為此,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重點突出了“四抓”。
一抓目標定位。學校結合校情,提出建好“三支隊伍”目標,即建設一支學習型、管理型的學校管理團隊;建設一支會研究、會指導的教研隊伍;建設一支業務精、講奉獻的教師隊伍。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學校制訂了具體可行的培養計劃,集中精力實施,確保培養目標實現。
二抓師德建設。學校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增強教師教書育人意識和水平,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突出“愛生”這個重點,引導廣大教師對學生要富有愛心,要善于創造愛的氛圍,在愛的氛圍中實現教書育人。
三抓學習提高。學校著力完善教師培養管理體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還將教師業務考核工作、培訓培養工作等納入規范化、常規化、考核化的管理軌道,著力建設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三高”教師隊伍。
四抓教科研工作。學校堅持把教科研工作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著力點,充分發揮科研處在學校教科研工作中的業務指導作用,以年級組管理與教研組管理雙輪驅動,提高教研組有效教研和高質量教研活動的能力,切實加強學科教學教研工作。
三、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精致化管理追求的核心目標
教學的精致化要求教師牢固樹立“質量形成于過程”的思想,要牢固樹立教學效率觀。精致化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為此,學校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法治校,抓好課程管理。學校堅持從依法治校的高度維護課程計劃的嚴肅性,認真執行新課程計劃,落實課程設置,開全課程,上足課時;學校還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嚴格執行蘇州市“三項規定”,落實江蘇省“五個嚴格”,保證“一小時運動”;學校還開設校本課程,或者將規定課程校本化;學校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健康發展,把提升教育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力,把提高辦學效率作為實現學校發展的推動力。
二是規范教學行為,狠抓教學“七認真”管理。學校將教學“七認真”工作貫徹到每一位教師、每一門學科、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比如,集體備課要求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由主講人說課,其他成員補充,形成集體教案,教師再根據本班學生實際修改,形成個性化教案。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上精細化,要求教師在每一堂課、每堂課的每個步驟、每個教學環節上都力求科學、規范、高效,力爭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其次,要加強輔導與檢測,力求當堂達成,對學生作業和試卷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編、精講、精練,有發必收,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再次,施教的對象也要有精細化的考慮,要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充分發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得,有所收獲。
三是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指導。作為蘇州市首批指導學生自學實驗學校,學校著力構建符合校情的自主互助型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三類課“自主互助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行為規范。學校提出并大力倡導“五要”原則:自主學習要充分,合作交流要廣泛,點撥指導要到位,教學方式要靈活,反饋矯正要及時。
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和獎勵機制。學校引領教師具有現代的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減負增效,全面育人,追求精致化的教學,達成教學的最優化目標。
實施精致化管理幾年來,學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師資隊伍不斷優化,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聲譽不斷提高。學校成功達標升級為蘇州高新區直屬學校,還高分通過創建蘇州市首批高水平現代化初中的驗收。但是,精益求精是精致化管理的追求,精致化管理無止境,怎樣使處于城市化進程中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全面提高,讓全體師生人人實現自我超越,享受成功,使學校辦學特色的內涵進一步提升,促進學校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將是我們在今后的辦學實踐中進一步深入思考和不斷探索的問題。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通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