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學習策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在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大都停留在方法和策略的介紹上,教師應當意識到學習策略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而且這也是教授英語初學者的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當中資源策略的培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資源;策略;培養
一位英語教育專家曾說過,英語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學出來的。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策略的能力。但在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各種學習策略,但同時還在不斷地抱怨學生沒有自覺性,課下從不主動自覺學習英語,離開老師根本就不會學英語。O’Mally和Chamot曾指出學習策略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也是可以在教學中教授的。這為我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和訓練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基礎。對于工作在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不應當只停留在對學習方法和策略的介紹上,也應當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和相應的行之有效的訓練,就像教授某一具體知識一樣,讓學生對學習策略有一個從感知、理解到掌握應用的過程。
那么究竟應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呢?在這方面,國外已經開發出一系列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培訓的教程。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筆者在此僅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有關學習策略的說明,結合自己對學習策略的理解和課堂教學的實踐,在本篇論文中對學習策略中學生資源策略的培養進行初步的探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那對于初中生,我們應當如何在課堂上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培養他們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的能力呢?
一、聽
聽力是衡量一個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輸入方式,并在日常交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任何教師都不應該忽視對學生聽力的培養。但日常聽力課堂教學存在耗時長但收效甚微的現狀,我們應當怎樣利用多種媒體盤活這潭死水呢?
1.我們可以借助網絡下載難易適度又受青少年喜愛的英文歌曲,教師對歌詞進行挖掘,學生在欣賞優美歌曲的同時也對聽力進行了更真實有效的訓練。我現在教授初三的兩個班級,從初一開始教師自己選曲進行每月一首英文歌的聽力訓練,到了初二,有很多學生都會把自己下載好的歌曲推薦給我。對英文歌曲我們不光停留在對聽力進行訓練的層面,對歌詞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和對地道英語的感知,學唱英文歌更是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2.教會學生使用好復讀機和磁帶。很多家長反映,學生每學期買的課本所配套的英語磁帶很多時候都很少打開過,當教師要求家長監督學生在家多聽英語的時候,竟發現很多學生就根本沒有錄音機或復讀機,理由或是沒有太注意孩子聽力的訓練,或是家里有電腦和相應的光盤,或是有MP3可以從網上下載。是不是英語教師要求成長在網絡和高科技產品充斥時代的學生去使用復讀機已經過時了呢?當今社會,誘導學生使用某種高科技產品學習英語,但學生學習英語越來越浮躁,家長錢沒少花,效果卻很差。逆向式英語學習法的創始人鐘道隆教授每天反復聽自己錄的英語新聞,三年用壞了17部收錄機的細節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教學中,為了使這種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我以新概念(二)的錄音磁帶為材料,對課文原文進行聽力訓練,雖然聽力材料對于部分初中生有些難度,但在課堂上經過教師指導性的訓練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出色地完成填詞任務。但當他們發現當放磁帶的遍數由四遍增加到八至十遍時,這就不再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找到了一本很好的自學教材——新概念,一個可以在家里隨時隨地使用,也讓家長放心的聽力伙伴——復讀機,更是找到了一條聽力自我訓練的正確之路。
二、說
應當說提高中國學生真正“說”英語的能力是擺在每一個英語教育者面前的難題,如何指導學生在課下利用資源提高自己說的能力同樣也困擾著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我所任教的學校為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學生每月都有一次機會通過網絡平臺和美國的一所中學學生進行現場英語對話。此外,課下學生和老師也通過QQ或MSN等工具進行口語對話。雖然現在對于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口語訓練不太符合實際,但隨著互聯網的逐步普及,學校應讓學生具備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
三、讀
1.閱讀量不足也是制約中國學生整體英語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頸。解決學生閱讀量不足單靠讓學生多做考題中的閱讀理解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閱讀理解的文章受篇幅及考查目的限制,內容的完整及語言的選擇都受到很大影響;另一方面閱讀之后要進行檢測的目的也破壞了閱讀本身的快樂。那什么才是學生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應當利用的媒體呢?我國著名英語教育專家劉承沛曾說過,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基礎階段讀三四十本才體會到學英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教師可以做的就是,借助學校及家長的支持建立自己的班級英文圖書館。市面上5~10元一本的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很容易買到,學生每人購買一本,定期交換,讓閱讀英文名著成為學生寒暑假等假期的固定作業。
2.那如何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和監督呢?這里我要特別說一下學生英語學習另外兩個媒體的使用。一個媒體就是筆記本,在學生的閱讀中我要求學生將生詞記錄在筆記本上,先收集,然后再用到第二個媒體——英語詞典,學生對生詞進行標音、標注意義、找例句等后續工作。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教授胡文仲曾說過,要多用詞典,多用英語詞典。如果讀詞典讀得津津有味,就說明學英語已經上路了。很多學生都已經形成了有問題查字典的習慣,并視自己的單詞筆記本為珍寶。
四、寫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寫作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所以,在對于提高寫作能力的媒體應用上,筆者更傾向學生英文摘抄本的使用。每周可要求學生從自己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中收集10個句子,學生可以從英語學習網站、新概念、英文名著、英語詞典等各種材料中摘抄。當然,對于優秀的學生我們也可要求他們每周用英文寫周記,這無疑是提高學生英語各方面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
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運用語言。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資源策略的培養,既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整體的良好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又能切實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在英語課程實施中,教師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資源策略,不但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在現今各種英語學習媒體資源極大豐富的環境下,我們教師要幫助學生意識到形成良好資源策略的重要性,對于作為教授英語初學者的初中英語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選擇和運用好這些媒體,是所有英語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所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參考文獻:
[1]Richards,J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235-237.
[2]張文鵬.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運用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4):23-26.
[3]夏谷鳴.正確把握英語課堂中綜合知識的滲透.中小學外語教學,202(10):38-42.
(作者單位 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