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兒童蹦床運動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等方法,對常州市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20名男、女蹦床運動員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結果顯示,經過8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兒童蹦床運動員身體素質專項素質都有了一定提高。結論:核心力量訓練使蹦床運動員核心區域的相關肌群的力量、穩定性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以及運動員的專項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蹦床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
1.前言
近年來,核心力量訓練在國內外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核心力量訓練主要是針對人體核心區域核心肌群進行的力量、穩定、平衡等能力的訓練。核心力量是諸如速度、靈敏、協調等素質的基礎。兒童運動員的核心區域的相關肌群的力量、穩定性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常州市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20名男女蹦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男生8名,女生12名,平均年齡6歲,訓練年限1年。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近期相關文獻資料,并閱讀了有關力量訓練、專項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理論與方法的著作及相關研究論文數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
2.2.2專家訪談法
就青少年蹦床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引入核心力量訓練的可行性和方法等問題對部分從事運動競技理論與訓練研究的教練員、專家等進行訪談。
2.2.3實驗法
我們進行8周的核心力量訓練,每周3次,每次40分鐘,采用仰臥挺髖、仰臥抬腿控腹、單肘俯臥控腹、側臥同側肘腳支撐、單腳閉目、單腳閉目蹲起等動作,做動作時加強呼吸配合,強調神經系統的參與。
3.結果與分析
3.1青少年蹦床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評價
核心是指腰、骨盆、髖關節形成的一個整體,包括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骨盆在內的區域,包含背肌、腹部和構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蹦床運動員的核心區域包含腰腹部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等腹肌群,豎脊肌等背肌群、骨盆底肌、交錯骨盆以及下肢的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和大收肌等。
人體力量素質是個綜合概念,主要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等。對于力量素質這個綜合指標的評價也需要從多個層面、角度進行評價。目前對其評價主要采用核心力量部位測試、核心穩定性測量、肌電測量、腹內壓測量四種方法。由于條件的限制,現在較多采用對運動員穩定性和平衡能力進行間接的評價。我們測試了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兩個方面,分別包括身體素質:30秒兩頭起,30秒背肌,肋木舉腿等。專項技術:腹彈,背彈,團身跳,10次起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各項指標都有提高。尤其在網上的專項訓練中,腹彈、背彈最為明顯。做腹彈時原來運動員的腰部比較松,經常有塌腰翹臀的毛病。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后,運動員在網上做腹彈時能立腰夾臀,在空中能保持身體從指間到腳尖在一條直線上。背彈在空中用腳尖帶動腿、腰、臀、腹,背向前向上使身體在空中成仰臥的能力加強了。在沒有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運動員在做背彈時經常出現挺肚子、倒肩或是收髖、翹臀的毛病,不能很好地掌握動作要領。我們進行核心力量訓練采用的動作突出強調加強核心區域的腹肌、側腹肌,側腰肌等,使深層的肌肉得到很好的刺激和鍛煉,整個身體的協調和穩定以及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網上的起跳在壓網、起網時能更好地控制身體在空中的姿態,使身體能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更長。同時,起跳的高度和空中身體的美感都有提高。
3.2青少年蹦床運動員核心力量的訓練特點
核心力量訓練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使許多的肌肉協調做功,而不是完成某個動作時某個關節孤立做功,特別是注重對那些位于深層的小肌肉群的訓練,使上身和下背部與腹部的肌肉群在訓練時同時做功,努力使整個機體協調起來,確保運動員在做動作時讓核心區域肌群起到穩定軀體、傳輸能量的作用。突出了提高力量的傳遞、協調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點,體現出全身整體性的、多肌群在多個維度內同時參與運動的新理念。蹦床動作的完成需要加強腰部、背部、肩部核心區域的深層肌肉的聯系,我們選用的幾組練習能夠結合蹦床項目的特點,不但提高了蹦床運動員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了上下肢力量傳導效率,加快了具體動作之間的轉換,而且在網上的動作更加靈活、規范,運動員在完成動作要領時更好做到位,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運動成績。
4.結論與建議
4.1傳統力量和核心力量相結合
傳統力量是核心力量的基礎,相對于傳統力量,雖然核心力量訓練能更好地提高身體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但核心力量訓練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力量訓練。訓練中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綜合進行應用,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4.2核心力量值得研究應用
根據青少年運動員和運動項目的特點,應循序漸進地有針對性地選擇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核心力量訓練能避免青少年承載過重負荷產生負面影響,有效協調其上下肢體的動作,穩定與控制身體的平衡,值得在訓練中進行更進一步地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1]高希彬.身體形態、機能特征與蹦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1).
[2]冀方新.蹦床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探討.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
[3]王衛星.競技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青少年業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