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探討的必要性和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的教學策略兩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素質教育;創新模式
初中開設歷史課程,主要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和世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歷史人物,并且總結出歷史發展的脈絡和一般規律,將經驗教訓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在以往的歷史教學課堂上,主要由教師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為主,教師的情感傾向與對歷史的認識深度直接影響了學生,使歷史成為一門說教類的課程,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初中歷史課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避免單一并且枯燥的課堂講授形式,應開展創新式的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獲得更加優化的教學成果,真正發揮歷史課程的作用,使學生增強判斷是非的能力,增強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進行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探討的必要性
1.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初中教育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段,學生的思維習慣并沒有定性,正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而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歷史教材中包含了燦爛的文明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能夠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很好的滿足,并且對歷史產生極大的興趣,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去積極思考,去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影響力,并且總結出一般的歷史規律,從而提高了學生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使思維的深度有所增加,使思維更加活躍,遷移知識的能力得到增強。
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德育水平
初中歷史課程除了讓學生了解全面的歷史知識外,對于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有人說:“學史可以使人明智。”言外之意是學習歷史可以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唐代皇帝唐太宗也有言:“以史為鑒。”說明歷史可以提供各種經驗教訓,指引著后人不要再犯前人已經犯下的錯誤,從而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和各項事業。在對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歷史偉人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可以成為學生的精神支柱,激勵著學生前行。同時,歷史傳承的優良品質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有利于道德教育。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的探討有利于將歷史學科包含的各項知識修養與學生的品質結合在一起,使每一個學生在接受歷史教育時能夠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促進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3.有利于初中歷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初中歷史課程通過模式創新,首先會督促歷史教師重新審視歷史學科的特點,并且重新審視以往的教學方法的不足和缺陷,從而用創新的思維去改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愛上歷史課,從而更好地認識歷史發展的情況,感悟歷史情感的變化,從而既增加了知識儲備,又增強了人文素養。教師在創新教學模式時,必然以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為目標,基于這一點,教師會積極利用課堂內外的各項資源,豐富教學的形式,從而吸引學生。
二、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的教學策略
1.增強創新意識,采用啟發式教學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的歷史課堂上,教師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在學習某一歷史事件時,教師先闡述事件發生的時間、背景和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影響,這是學習歷史的一般模式。教師將所有的答案告訴學生,并且布置學生背會,以便在考試中得高分,這樣一來,歷史課的作用就大大削弱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被弱化了。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樹立創新的意識,采用引導式、啟發式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歷史題目,適當提示后,由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使學生的分辨能力和判斷能力得到增強。這樣,學生先自己思考,分析歷史問題,并將分析的結果展示,教師給予評價,在循序漸進中,就可以總結出解決歷史問題的一般規律,從而更好地把握學習歷史的主要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大大加深了,從而提高了歷史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性,并且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分析能力得以增強。
2.創新教學情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可以積極利用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不要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僅靠課本進行講解的教育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如,在學習中國的瓷器時,可以播放周杰倫的《青花瓷》來導入新課,這樣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習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和親時,可以由學生排練短劇,創設學習的情境,增強歷史的氣氛,這有助于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現在,多媒體教學已經越來越普遍,可以利用其提供的各種音像、視頻資料來創新教學模式。
以上探討了初中歷史課程素質教育創新模式,有可以借鑒之處,也有不足,需要改進,希望廣大的讀者給予指正。素質教育的春風已經吹到了教育界的各個領域,是必須采用的教學理念。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應該以素質教育為主,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人文修養。
參考文獻:
[1]王清娟.從人的全面發展看當代中國的素質教育[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1(01).
[2]曹淑梅.從多元評價著手,促素質教育良性發展[J].青年科學,2010(01).
[3]隗艷麗.淺議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0(01).
[4]邵靈紅,歐陽美平.高校國防教育與素質教育關系新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呂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