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思想政治課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呢?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實踐
一、教學目標應摒棄單一,轉向多元
1.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思想政治學科也不例外,我們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在確立思想政治教學目標中,要有政治理論目標,還要涉及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科學思想和科學作風的教育,等等。
2.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思想政治課除了要教給學生政治思想理論,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在基礎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凸現德育功能,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一環。
3.鍛煉學生的能力
政治理論、思想道德水平是學生將來服務社會的基礎,它并不能決定服務水平的高低,決定服務水平高低的是學生的能力。所以思想政治課在提高學生政治理論、培養學生品德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定要把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引入課堂中來,用所學知識對其加以分析,鍛煉、提高學生的能力。
4.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穿插審美教育,教會學生如何辨別真、善、美與假、丑、惡
美育對人的修養起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在中學思想政治教材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分析素材,使學生形成或對真、善、美事物向往和追求以及對假、丑、惡厭惡與摒棄。
二、轉變教育教學模式,變單純追求分數為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1.教育要面向每一個學生
在應試教育下,老師為了追求成績、追求高升學率,追求良好的聲譽,一般都只注重培養少數的尖子生,而往往忽略了多數一般生,它只重視學習的培養,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結果造成了“優秀生”只是成績上優,而德、體、美等方面卻沒有得到發展,形成了高分低能的人,這種教育更是讓大多數的一般生浪費了時間,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我們思想政治老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必須認識到我們的思想政治教學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教育。
2.教學要注重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往往經歷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平衡變為不平衡,經過教師的再次調控又趨于平衡,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循環往復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實現有效控制,即隨機調節課堂教學節奏,以保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節奏等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益。
3.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素質教育可以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視頻教學、演講、參觀訪問、報告會等方式。這樣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采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根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和各種專題報告會。這樣,學生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就能得到檢驗,得到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的欲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素質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洪縣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