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閱讀是學習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鍛煉,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中職英語教材大綱》中提出,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對于中職生,他們的學習基礎比較差,對學習缺乏興趣,對自己缺少自信,而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尤其英語,它不像我們的母語,不管學得好與壞,我們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看法。可是,在英語學習中,如果我們沒有對英語知識掌握好,就無法正確而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時由于發(fā)音和語法的問題,我們用英語說一句話,就會產生中國人不懂,外國人聽不明白的現(xiàn)象。所以作為中職英語教師要對學生加強英語訓練,提高閱讀水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語感,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所謂對學生最好的刺激就是要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才會產生閱讀的欲望。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可以借助中西文化的差異;也可以借助外國歌曲和電影,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隨著現(xiàn)在外國節(jié)日在中國的流行,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節(jié)日的介紹,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讓學生閱讀感恩節(jié)由來的故事,讓學生知道:In the United states,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is called Thanks giving Day。并且還要讓學生明白在那天,人們都有什么樣的習俗,都是怎樣慶祝的。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Does Thanks giving reflect any part of the American culture?(感恩節(jié)反映了哪些美國文化?)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小童話來調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明白文章所包含的道德意義,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在閱讀方面來說,它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與書為友,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所要闡述的意義,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高效的閱讀,會使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明白作者想要闡述的道理,并且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的習慣,讓學生動腦分析文意;動手查字典,標注上生詞的意思;動口閱讀,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畢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會應用。所以教師要經常讓學生讀一些和自己專業(yè)有關的文章,如: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教師可以介紹學生閱讀一些有關計算機的文章,讓學生從閱讀中掌握一些詞匯:information,scientists,technology,memory card,a domain name等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鞏固有關自己專業(yè)上的一些常用語,在擴大學生詞匯量的同時,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久而久之,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總之,除上述幾點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還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自由的、閱讀氛圍較濃的環(huán)境中開展閱讀,讓閱讀興趣高的學生帶動閱讀興趣較低的學生進行學習。但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yǎng)和形成的,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堅持,學會在閱讀中尋找快樂,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陽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