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在有限時間的課堂教學中使教學效率最大化,學生學習效率最大化。具體表現為:知識掌握上,從不懂到初步了解,進而熟練掌握和運用;技能提高上,逐步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素養與技能;情感態度上,從不感興趣到興趣盎然,激發學生探究化學世界奧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筆者在本文中就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成要素做一簡單分析。
一、精心設問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學課堂十分注重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卻容易忽視高效課堂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即教師的“導”。筆者以為,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導學”藝術最為重要的一個體現便是課堂問題的精心設計。
課堂問題的精心設計不但主導著學生課堂思維的走向,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而且是引發學生認知沖突的先決條件,是積極思維的導火索。若沒有課堂上的精心設問,課堂活動就容易偏離主題,整個化學課堂很容易成為一盤散沙,教師就難以掌控和駕馭,更談不上課堂高效。故而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要注重結合新舊知識的交錯點,促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與所學新知識間引發激烈沖突,進而產生強烈的探究學習欲望。
二、情感氛圍
毋庸置疑,化學是理工學科,很多化學教師容易忽略課堂上濃烈的人文情感氛圍的創設,過分注重知識間的緊密銜接,內在邏輯聯系的深入挖掘。但筆者以為,課堂上營造濃厚的人文情感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1.課堂導入環節,如果教師能夠設置一個扣人心弦的開場白,那么就很容易觸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情感,使課堂上每一個知識點都能成為學生急于了解、掌握、操作、探究的對象。
2.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適時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化學小故事、史實、新聞材料,不但能夠重新繃緊學生已經懈怠的神經,而且對于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的養成都很有好處。
3.課堂結尾時,教師若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總結課堂知識的脈絡,對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激發學生對于下次化學課堂的期盼都會收到令人想不到的效果。
三、學生參與
多數課堂對于學生的參與課堂還停留在讓學生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而筆者主張學生應該參與教師的課堂設計、課堂評價與反思的教學環節。
讓學生參與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課前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白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方面的學習需求,這既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又高度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在課堂評價與反思環節讓學生參與進來,能夠更加科學、準確地從學生的角度檢查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成果,有利于教師改進教法、查漏補缺,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與同學、老師的多邊對話活動中改進自身學習態度,完善知識體系。
總之,高效課堂即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化學素養與能力的發展。我們教師要積極分析高效課堂的構成要素,讓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滲入祖國教育的每一個角落,遍開文明之花。
(作者單位 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鎮太磯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