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施行以來,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進一步向素質教育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然而,亦存在諸多銜接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工作中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現狀
1.中小學英語教材版本的多樣化
隨著新課標、新教材的出臺,中小學英語教學也漸漸出現了一綱多版的現象,即一個英語教學大綱下,多個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并存的現象,如外研版、人教版、北師大版等,并且,這些英語版本教材又區分了小學版、初中版與高中版。于是,現階段的中小學英語教材存在紛亂現象,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障礙。
2.學生學習興趣欠缺及個體差異大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存在著一個普遍的過程變化規律:由小學到中學,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逐漸下降。此外,在學習中,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大,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難以幫助學生學習。
3.英語師資力量與教學方法的薄弱
現階段的我國大部分小學雖然都在普及英語課程,然而現實的相應師資力量卻跟不上,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英語課程開設不到位比較嚴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知識水平等能力有限,講課也是缺乏新意,講授單調,嚴重影響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與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
1.科學使用教材
中學教師應學習、熟練所教學生的小學教材,包括其中的詞匯、語法等獨特內容,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的有效銜接,幫助學生實現“良性過渡”。在實際的教學中,在中學的起始階段,教師就應放慢速度,積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入中學的學習。
2.因材施教,尊重個體發展
針對學生的實際成長需要與教學需要,教師應該對踏進初中大門的學生利用因材施教式的分層方式講授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尊重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客觀對待學生差異,推動各層次學生相應提升,激發他們的自信心與學習的樂趣。
3.加強教師自身建設
針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應該加強教師自身的建設,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與綜合能力。此外,對于教學方法更需要深化更新,不斷滿足中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了解、熟悉學生生活、心理,不斷優化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