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在初中教學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的能力培養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能力培養
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對于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的掌握,通過對學生正確的引導,進而來體現出音樂的魅力。
一、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概述
對于音樂欣賞教學來說,就是在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進行的一種情感體驗的實踐性活動。在初中開設的音樂課中,就是讓學生欣賞一些古今中外的名曲或者名段,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視野,逐漸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鑒賞能力與理解能力。讓學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時樹立一種正確的世界觀與審美觀。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音樂課改也隨之進行,在音樂教學中,將更加重視對于音樂的審美體驗以及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等,這就意味著對于音樂教師來說,上好音樂欣賞課已經成為一個重中之重,讓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因為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感情、生活經歷都存在著差異,所以說,他們對于音樂的欣賞以及對音樂的理解是不相同的,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真實魅力。
二、初中音樂欣賞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措施
1.啟發誘導,提升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很重要,興趣就是其主觀能動性的一個表現,興趣可以讓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主動地體驗,踴躍地回答教師的問題等,當然學習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并不是每一個音樂作品都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的啟發與引導。某音樂欣賞課中,欣賞作品《我的太陽》。教師就首先介紹了這個作品的出處,然后向學生講述了在芬蘭奧運會中意大利關于這首曲子的故事,學生們聽得認真,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就迫不及待地要欣賞這首曲子了。
2.動靜結合,提高效果
音樂欣賞課可以說是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它有自己獨特的、真實的藝術魅力,因此說,它對于人的影響也是不相同的,對于音樂來說,它是一種聲音的藝術,通過一種聲音對人產生一種心靈上的影響。假如一個人在欣賞一種音樂時,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要有好的音響效果,另一個就是保持一個“靜”字。因此可以說,聽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靜的過程,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并不是僅僅聽,而且應該思考、反應,讓自己處于一種動的狀態,在教學論中,其中的一個法則就是S-O-R的原則,就是在對一個因素進行刺激,然后做出反應,這個個體因素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音樂欣賞中,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積極地參與,能夠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將音樂表現出來,這就需要一種“動”,在課堂中能夠有靜有動,能夠動靜結合,這就符合了音樂的特點,這就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征。
3.以誘達思,調動想象
在音樂欣賞中,想象與聯想就是一種心理現象,這也是在音樂欣賞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比如在欣賞音樂《梁?!窌r,在引子部分以及在音樂結束的地方有一段長笛的優美旋律。在結尾部分的旋律中,又讓我感受到了另一個季節,在百花盛開的地方,蝴蝶翩翩起舞,但是在這部分內容中感到一種虛寫,這也給作品增加了一種色彩。
除此之外,由于每一個人的性別、年齡、知識面以及興趣愛好等等都存在著差異,所以他們在面對某一個作品時就會有一定的差別。因此,教師在讓學生欣賞音樂時就應該給予一定的講解,這樣就會讓學生與作品之間更加貼近一些。
音樂欣賞課就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欣賞者、愛好者,在欣賞課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向著更高層次的情感欣賞與理智欣賞發展。
參考文獻:
[1]莫蘭加,唐建倦,熊曼麗.教師觀念更新與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探討:兼談貫徹新《綱要》[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04).
[2]李俊杰.論快樂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03).
[3]孫艷.教師應努力構建“和諧—有效”的教學行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4).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響水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