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教學是青少年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啟蒙,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使學生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打下良好的基礎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現狀及原因分析
初中學生的智力水平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剛學物理,時常流露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但是隨著所學內容的逐漸增加,興趣反而逐漸減弱,特別是在初二的下半學期,有大量的學生會不喜歡物理,這部分學生的物理成績迅速下滑,而只有少部分學生的物理成績繼續上升。究其原因在于,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成長時期,學習情緒容易波動,學習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他們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是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一些小困難很快就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物理教學的失敗。
三、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方法和措施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如果能成功地創設問題的情境,引起學生有效的認識沖突與碰撞,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主動地提出疑問,進而想辦法解決疑問,就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必須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點,從學生的認識結構入手,善于利用能引起學生好奇或懷疑,但用學生現有的知識又不能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變阻器”之前,教師問學生為什么調節臺燈上的旋鈕時,燈泡會變亮變暗?學習電壓時,高壓電能電死人和牲畜,但鳥雀卻平安地停在高壓裸線上。這些現象學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釋卻有一定困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有心人,通過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抓住契機,誘導興趣
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抓手,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慣性概念后,教師可做這樣一個試驗,拿一只筆套豎立在講臺邊緣的紙條上,然后問:誰能拿出筆套下面的紙條又不接觸或碰到筆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紙條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抽動紙條,這樣能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中,既使興趣因誘導而生,更使學生在終身難忘的小實驗中獲取和鞏固了知識。
3.精心設計,激發興趣
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科學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及時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可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物理學科知識與經濟社會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走進了課堂,教師更可以借助視頻展示臺、計算機等先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4.提高趣味性,激發興趣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愛屋及烏”的效應;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說,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問,若你頭頂上的電風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說:“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一級臺階上跳下來和從四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另外,利用物理實驗和物理趣聞也是激發興趣的有效方法。
實踐證明,學習興趣的確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使學生取得了好成績,這種結果又反過來強化了學習興趣,使它產生更大的效能,為學習提供更強勁的推動力量。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乃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高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