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字是最基本、最穩定、最具生命力的設計元素,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其形式和內涵已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字體設計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要求,不斷更新和發展,以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和設計應用能力為主線,對現有的字體設計教學進行包括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各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關鍵詞:字體設計;教學改革;創意設計和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其形式和內涵都有了更多層次的拓展,文字表達的外延和展示空間也在不斷拓寬。字體設計作為視覺傳達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商業文化的信息載體,其創作形式、傳播媒介都在不斷創新。因此,面對新形勢,字體設計教學也應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中合理部分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嘗試,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多元化變革。
一、字體設計教學現狀思考
在中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中,字體設計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大部分學校都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文字書寫、結構、筆畫等文字理性美感的研究,而忽略了拓展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程往往要花大量精力來訓練學生的文字書寫能力和對文字結構、文字筆畫、文字變形的臨摹及掌握,對于創意、商業應用等研究則較少強調。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創意啟發,學生難以體會到文字也可以作為一種設計元素進行充滿想象力的變化。
二、設計思維本質化,激發創造力
從形式回歸到本質,作為藝術設計基礎課的字體設計課程,不應單純解決知識和技術的問題,而應解決創造力的問題。在教學重點上,要從單一的技法教學轉變為掌握系統設計思維方法的教學,引導學生從宏觀、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去尋找創意切入點,將技術培養轉變為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創造能力=基礎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技法探索和運用能力。基于培養創造力的新思路,應在課程改革中將設計基礎訓練、設計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意設計應用三者相結合,保留基本字訓練的科學合理部分,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傳統,挖掘文字內涵。同時加大創造性思維培養訓練的比重,提高學生的字體設計應用開發能力,把理論知識與創新意識有機結合,力求設計創意獨特又不脫離市場。
最初的文字本身就是圖形,要引導學生用設計的眼光觀察文字,跳出筆畫、筆順結構規定的絕對約束。將文字當成由點、線、面組成的形式素材,依據價值信息的傳達需求去加工,將文字設計與所學的平面構成、圖形創意課程結合起來,大膽探索與嘗試,尋求多視角、多元化文字表達形式的可能性。無論怎么創意變形,字體的架構關系依然存在,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在熟練掌握字體結構原理的基礎上,把握好創新尺度,以文字特有的符號元素,表達視覺秩序,展現創意,傳遞信息。
三、教學方式多元化,調動學習情感
字體設計課程拘泥于課堂常規教學形式已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為保證創新思維教學的落實,必須立足于藝術專業教育特色,對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進行更多元、更靈活的調整。
字體設計應強調手繪基本功,手繪比電腦操作更能使人放松,更有利于啟發設計靈感。字體設計的靈感也不是憑空而來,首先應當考慮的是字體需要傳達何種信息內容,給受眾何種印象,然后再強調字體的個性識別和表現手段以及各種工藝方法,一旦有了主題和創意的想法,先用草圖記錄下來,考慮使用何種色彩、形態、肌理。
教師的眼界決定了學生的廣度,專業的學習與研究必須著眼全球。當前在傳統平面、數字多媒體、空間與立體、產品與環境中,西方的字體設計大師們都有對不同主題清晰而突出的演繹,通過欣賞他們的作品,讓學生對當下的設計趨勢有新的認識,從大師作品中得到啟發,提高鑒賞和創意能力。
積極引導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以大賽促進教學,能有效激發競爭意識和創作潛能,增強信心。參賽、作品展等形式可以使學生了解字體發展最前沿的動態,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信心,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容易檢驗學習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
要想改變觀念,沖破原有的思維定式,方法是關鍵,而自由的創作心態是最好的切入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下進行多種多樣的創意實驗。整個過程中,教師承擔策劃者、引導者的角色,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解決問題。原本古板乏味的字體設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趣味十足,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啟發其觀察思考,從細節中捕捉創意靈感。
四、課程實踐社會化,培養應用型人才
如果脫離應用,設計就是空談,課程也會變得形式化。針對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將字體設計課程教學與實際項目相結合,與市場需求相銜接,是十分必要的。
就字體實際應用的訓練而言,要注重和商業設計相結合的能力。通過教學改革,引入市場調研、模擬課題和實案演練等具有鮮明職高特色的教學方式,或與企業聯合開發設計項目,讓課堂更接近實戰,把所學知識市場化,甚至有機會將學生設計的作品實現,生產出來。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從理論到實踐的整個創作過程,使就業更具競爭力。
字體設計教學的實踐不僅是消化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它能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整合專業知識,增強應用性,有效避免學生的盲目性和自我性,促使他們真正思考所設計的字體是否傳達了正確的信息,是否真正與市場掛鉤,是否符合普世性的審美觀念等,這些思考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設計與商業的緊密性,提高自身良好的市場洞察力,提升綜合專業素養。
五、字體設計課程改革需與時俱進
字體設計課程體現的不僅僅是視覺形式的表現,更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隨著時代對其發展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們要在教學中多角度地尋找文字表述形式的最大可能性,建立多視角、多元化的字體設計教學模式,整合社會性、市場性和審美性諸多方面的訴求,構建完整的字體設計教學體系。同時,注重字體設計課程與平面設計課程的銜接與互融,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設計創造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倪偉,陳虹,朱國勤.字體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3]莊子平.現代創意字體設計.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3.
[4]季鐵.漢字設計.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
[5]朱永明.創意文字設計.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湛江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