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有效性更強,更能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成為老師討論的重點,也成為各區實驗探究的核心工作。我區在前段時間就學案教學法進行了推薦。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通過同行們的交流,我們發現學案教學有其優勢,但其存在的問題也影響著學案價值的發揮。如何更好地利用學案為教學服務,在此談談我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什么是學案教學
學案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學案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案。學案教學之所以被推崇,是因為它遵循了課程改革的精神,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利用學案為操作材料,要求學生參與教學,突出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引導和調控,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提高教學效率。
二、怎樣設計學案
每個學校對于學案的設計都有所不同,但大致可分為:學習目標、診斷補償、學習導航、知識小結、當堂達標測試五個環節。(1)學習目標:主要由教師制訂,即結合本課的課程標準,制訂出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2)診斷補償:即通過提問、填空等方式診斷和新知識有聯系的舊知識學生掌握的情況,目的是發現問題后進行補償教學,為新知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也有利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學習導航: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能體現課程改革精神的一部分,即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學案導學,通過閱讀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實現基礎知識目標。對學生自學或生生、師生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采取講解的方式啟發、點撥、誘導。(4)知識總結:既形成知識網絡,加深學生印象。(5)達標測試:既通過設置難度適中的題目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設置疑問和心得,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補償教學。
三、學案教學的優點
學案教學的使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好處。
1.學案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學案教學有利于學生全面地把握基礎知識,老師主要針對重難點知識設置問題,通過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從而使學習更有針對性、時效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2.學案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案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性更高。交流討論回答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身思想、觀點、解答能力的舞臺,使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都有所提高。
3.學案有利于讓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學案教學要求教師將學案,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這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案教學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有利于學生掌握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學案的使用也有利于更好地評價學生
學案的達標測試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適當地調整教學或進行補償教學。
四、學案教學的不足
隨著學案的頻繁使用,我也發現這種教學方法的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逐步完善。
1.加強學案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
有些教師將學案設計得面面俱到,并在課堂上大量使用學案,依靠學案,使得學生忽視的書本教材,甚至認為學案可以代替教材。學案只是教學的輔助,其設計應該遵循課標要求,內容應該來自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絕不能脫離教材。其目的是幫助學生落實基礎,突破難點。絕不能為了體現教師的才華和課堂的花哨而盲目設計學案。
2.加強對學案使用的指導和監督
學案是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完成,由于缺少指導和監督,使學案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應該引導學生按學案的目標要求進行自主預習,通過思考發現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從而提高學案教學的有效性。
3.加強學案教學的靈活性
學案是一種預設,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教師使用學案按部就班,一定要按照學案的設計步步進行教學,不能根據學生學習中的具體情況而變化,是的課堂模式單一,反而束縛了學生思維、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所以教師在學案設計時要有多種預設,課堂運用中要隨機應變,加強教學的靈活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我想這也是我們采用學案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但時代在變化,再好的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的改進,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潛心鉆研,不斷創新,讓課堂教學更有特色、更精彩。
(作者單位 重慶市江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