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中職學校農學專業在辦學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專業辦學特色不明顯、畢業生職業能力不強、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提出了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方案;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提高農學專業辦學質量的粗淺思考,以供探討。
關鍵詞: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建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使學生在一定職業方向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生產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是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而多數職業學校目前沿襲的是普通教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理論性、系統性,使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效率不高,職校畢業生繼續發展的動力不足。因此,依據職校特點,加強專業建設,改革教學模式很有必要。我校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大膽實踐和不斷探索,總結出“以教學計劃為先導,以實習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素質培養為本位”整體優化的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制訂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教學大綱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首先制訂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專業教學指導方案是指導整個專業教學、實習的實施性文件,一旦通過應嚴格按方案實施,我校組建有農學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有本校專業牽頭人、專業骨干教師、企業、行業專家,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制訂是否科學可行,必須由指導委員會集體討論通過。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各學科實施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其中包括詳細的實習教學計劃和實踐教學大綱,在實習計劃和大綱以課題的形式逐項安排。
二、建立實驗基地,加強實踐教學
制訂的實習計劃能否完成,確定的培養目標能否實現,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是基礎。從脫離普高教學模式到現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起了很多的實習基地,主要有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煙草生產基地蠶桑、黃姜基地和新品種果樹基地。同時,建起了相應的實驗室,即組織培養室、標本觀察室、化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和電教微機室。根據實習課的需要,我們與旬陽農業生態示范園區、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聯合起來,在校外建起了校外實習見習基地。通過這些實習基地的建設,我們就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實踐教學,而學生通過具體的生產實踐體驗,就能很好地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借助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使實踐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我校規定,專業課教師既講理論,又帶實踐課。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充實專業課教師人;2.師徒接對,要求優秀專業課教師認真帶好新畢業分配來的青年教師,使他們盡快適應并掌握實踐技能,努力成為行家里手;3.培養專業牽頭人和專業骨干教師,我校通過選送專業教師到大專院校學習、外出考察學習、到農業種植企業實踐鍛煉等形式培養專業牽頭人和專業骨干教師;4.建立“雙師型”隊伍,要求教師既是講師,又是技師,或者既是老師又是師傅;5.聘請企業能工巧匠任教,通過這些措施,我校專業課教師隊伍得到了加強,教師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科學組織各種實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我校實踐教學形式有三種:專業教學見習、校內外教學實習、畢業頂崗實習。
1.專業教學見習
主要是認識和參觀學習,如在校內外實習基地認識植物的形態特征、土壤的分類、花卉的品種、到當地農業示范園參觀。我們在學生入學后的前三天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觀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生態園和育種基地。在參觀的同時安排企業的高級農藝師講解區域內最新的農業科技信息以及農業新技術所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將來所從事專業的社會意義以及現實意義。
2.校內外教學實習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農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核心教學實習、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最有效的平臺,也是學校實現培養目標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最佳途徑,所以我校不斷總結辦學經驗,探索出了專業實踐教學的新路子:
(1)校內外教學實習分實驗課、實習課、專業活動課三種,實驗課前有計劃安排,上課時講解、演示、指導有序進行,課后要求學生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實習課要求教師根據實習計劃編寫教案。上實習課時再講解、演示、巡回指導,最后要求學生寫出實習報告,教師根據學生實習完成情況和實習報告評出成績。專業活動主要是學生在實習基地上親手操作,反復訓練,以培養熟練的技能。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習報告的具體情況,來安排下一步的實習計劃,這樣一環扣一環的做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實行實習“承包制”,培養學生系統掌握作物生長周期的知識和責任意識,農業學校實習的主要特點是實習的連續性很強。一年只種一或兩茬作物,在這漫長的生長周期中,任何一個環節管理出現問題,實踐教學就不能順利地開展下去。我們利用“承包”實習,將有關的實習課題聯系到一起,將實習基地按著一定的量分配給學生,學生接手開始到結束,施行一管到底。
3.畢業頂崗實習
我校一直把推薦就業與三年級第二學期頂崗實習相結合,第五學期初,學校招生就業辦就廣泛聯系就業單位,考察用人單位,將學生推薦到比較好的、工資福利有保障,具備一定抗風險能力的企業,實行雙向選擇。第五學期末安置學生到用人單位就業,與用人單位簽訂安置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頂崗實習階段學生主要由企業管理,企業安排師傅指導,學校定期到企業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及時解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總結工作。
總之,通過多年以來的實踐證明,我校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素質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對于我們專業教師教學計劃的完成、培養目標的實現、促進學生自覺學習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作者單位 旬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