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和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技術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目的,并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教育課程,是國家規定的高中生必修課程之一。在我國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技術是一個基礎性的學習領域,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如何開展真正的具有培養創新能力作用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所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
一、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師資力量
目前,很多高中學校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師都是從原來的信息技術、物理、化學等任課教師中轉任或兼任的,在授課過程中,這些教師面對通用技術課程的通用性、實踐性、技術性感到力不從心,教學經驗不足,知識面也不夠寬闊。
2.試驗室有待完善
在進行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時,需要建立相應的通用技術試驗室,這是正常開展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同時還須配備專用的教學設備和教具,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本學科應有的教學功能。
3.評價機制不健全
通用技術課程的評價機制是指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正確的課程評價機制有利于教師改善教學行為,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意識是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未來希望的大事。由于通用技術課程本身具有的特點,它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1.通用技術課程的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主要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在實際動手操作中親身體驗設計的一般過程來完成學習,強調在動手中學習,在學習中動手做,以及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因此,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更突出的是實踐性,在實踐中進行教學是通用技術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
2.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專注于創新的課程
通用技術具有技術性的特點,技術的本質就是創造,所以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創造性的課程。它通過問題的發現和明確、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與他人的表達和交流,通過技術的設計、制作和評價,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意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及有效方法。
3.通用技術課程知識的綜合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
通用技術課程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跨學科,將各學科的知識進行橫向聯系與綜合利用,是一個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課程。在教學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美術等其他學科的知識,還常常需要與技術規范、法律、道德、心理、環境、經濟等人文意識相融合。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培養了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還拓展了思維方式。
三、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教師在設計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時,要根據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親歷設計過程,有意識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選擇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化地主動參與學習,實現情感價值觀的體驗。
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必須立足于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主要目標。通用技術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建立創新氛圍,為學生展現創造力提供廣闊的舞臺,通過觀察、設計、技術試驗等豐富的課堂活動,激發每個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管光海.談對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理解及在我省實施該課程的幾個問題[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6(10).
[2]黃志紅,吳晶.關于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實施若干問題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6(26).
[3]周振平.法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探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7(27).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