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前進與發展,不同的科目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更有力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教育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初中化學教學的手段及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對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有效提高;化學教學;學習效率
化學科目從九年級開始進入學生的學習課程,面對新穎的且未曾接觸過的教程科目,學生不知該如何進行認識及學習,因此容易出現化學科目學習效率低下,以及偏科、厭學等不良現象。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教學應當制定相應的、有效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本門科目,輔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并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學習效率
初中化學的學習內容是相對較為簡單的,但是作為一門新的課程,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并且接受這門課程。教材的更新并沒有得到教學方式的跟隨,大部分的教師還是照樣通過以前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沒有體現出新課改的特點,主要以理論知識講評為重點,忽視了化學實驗的操作,使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停留于字面的意思,沒有深刻的印象及生動的記憶方法,學習效率自然也提升不了。
二、如何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面對當代初中學生對初學科目較低的學習效率,相關的教育部門及任課教師應當積極制定相應的改革方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具體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避免學生對新知識的害怕及抗拒,端正他們的態度。化學知識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并且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物質,造福于人類。學生應當用于探索科學知識,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對科學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向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積極性。如學習石蕊試紙遇酸遇堿變色的課程,首先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都認識哪些酸性或堿性的食物?”調動課堂氣氛,通過實踐讓學生進行理論總結,得出正確結論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讓學生用自制的弱酸弱堿物質進行理論檢驗,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當指導學生,監督學生操作,避免出現危險。
3.將化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與學生共同完成相關的化學實驗,使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同時也便于學生進行記憶與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不能用鋁鍋存儲食用醋,當我們被魚刺噎著了,飲用少量的食用醋可解決這個問題,粘在衣物上的污垢可以用汽油清除等現象,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化學知識進行解釋。
4.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創新競賽,展現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的任務不僅僅只是老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什么,也包括在課堂外,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與幫助。在課堂外進行化學知識技能大賽,體現教師對本課程的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方便學生之間進行知識交流,從而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總論
就當代的初中學生對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來說,提升的空間還是相對較大,部分學校也出現師資水平的不足,導致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不一致,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階層人員積極配合并且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蔣玉霞.現代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及對教育方式的要求[J].北京出版社,2010(6).
[2]呂自強.當代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方案[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3]方東升.當代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效率[J].中國教育出版社,2008(09).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高級中學附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