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征。課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優質教育的關鍵點,因此,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廣大教師探索實踐的主要方向。所謂有效課堂教學,就是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活動。落實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化,要把握好其內涵定位,要做到要求適度、方法恰當、角色到位、造勢有方。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的課改已歷經許多年,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經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有所體現,學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多了,課堂上學生肯做敢說了,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呢?就此,本人根據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摸索提出以下幾方面的看法。
一、創設有效的情境
課堂改革重點強調課堂氛圍,師生的互動也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情感實體交往的過程,只有雙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體諒,才能產生共鳴,實現心與心的溝通,才能很好實現教學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產生“安全感”并學會開放自己,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能主動思考探究問題,積極參與合作討論,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鼓勵創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營造一種熱烈踴躍的課堂氣氛,這才符合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可以說,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與靈魂提升的沃土。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從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最佳地接收教學信息,有效地誘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與學就能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開發高效的語文課堂,激發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的學習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能達到語文教與學的雙贏效果。
如何開發語文高效課堂的原動力,使學生愿學、樂學、勤學語文,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就是最好的辦法。
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必須在豐富的語文實踐中培養。以往我們有一種失之偏頗的認識,認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統地講授語文知識,要靠在嚴整體系指導下的一步一步的語文訓練。
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其特點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作文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另外,不要讓作文教學流于形式。作文是語文綜合能力的充分體現。雖然我們經常倡導創新作文,也深知作文在教學中的分量,但大部分學生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動,有的只是優美詞和詞組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敘事。當代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在學生入校開始就要求學生寫日記,并規定題目為《學習是一種樂趣》,這種日記學生要從之一寫到之九十九。其目的無疑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使之能夠保持下,并最終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的事實證明魏書生取得了成功,其輝煌的教學成果全國矚目。
我們可以把學生們平時的習作一篇篇都保存起來,然后一一比較從中發現學生們的進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隨時寫,及時寫,讓學生不由自主的、發自心田的、主動而踴躍地去抒寫。日積月累的寫作,又何愁寫不出好作文?
四、語文課需要激情
語文是基礎學科,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新課標給語文定了性,確定了其地位和作用。因此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和運用在各種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語文課在一定程度上說,是對學生進行情感等審美的教育,它需要教師的情感投入,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上課的情緒直接受到教師的影響,只有教師用一種健康的積極的心態,讓課堂生動而活潑,才能使學生真正受到教育,達到教書育人。
語文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包羅萬象,融匯了諸多學科,知識涉及眾多領域和社會生活,上下幾千年,鵬程幾萬里,無不是語文涉及的范疇,這要求語文教師的素質也應不斷地提高。所以語文教師既是老師也是學生,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適應不斷進步的社會和要求。語文課堂也要求教師應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激情上課,就是要將快速發展的社會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帶領學生縱橫在知識的海洋里,對教師的要求越高,對教師素質的提高也就越高。能否激情上課,也是教師能力的一種體現,每位教師都應該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努力。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高效的課堂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談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更深刻的意義。因為,這不僅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要求,更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在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些‘火藥’。”其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是點燃每一個年輕的心渴望知識的“火藥”的導火索。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鹽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