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的“有效閱讀”意味著能夠準確有效地達到閱讀目的,能夠復述文章的內容,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有效閱讀更為重要。那么,如何做到英語有效閱讀呢?
一、總結大意
旨在訓練學生從文章中提煉出重要內容,而不是在意每個詞的意義。
二、尋找具體細節
閱讀過程中不是總需要讀者把全篇都仔細閱讀,特別是當讀者只需要某些具體細節的時候,比如查找時間、地點等情況。
三、理解文章的組織結構
要求讀者學會一些段落和篇章組織技巧。
四、預測
在閱讀新材料時,我們已知的知識、技巧會對閱讀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在閱讀一篇文章以前,我們會下意識地問自己我們對這個題目知道些什么。
五、檢查自己的理解
要在某些場合,如考試中,需要讀者自己去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六、推論
作者有時不把觀點直接闡述出來,此時需要讀者根據文章推論出作者的意見,尤其是作者關于某件事的態度、對未來事物發展方向等等。
七、處理生詞
閱讀時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讀者不能理解閱讀材料中的每個單詞和詞組。但通過上下文你可能有機會猜測出生詞和新詞組的含義,因此讀者需要學會做出合理猜測的技巧。
八、歸納觀點
在一篇文章中同一種觀點作者可能通過不同的詞語和句子表達。讀者要有這樣的能力,即看出作者通過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的確實是同一個概念。
九、理解復雜句
有些作者故意使用復雜的寫作風格,比如使用許多主句與從屬從句的結構。此時讀者就要有能夠把復雜句子簡化成簡單句子的能力,以便清楚地了解作者要表達的含義。
十、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
閱讀的一部分樂趣就在于能夠欣賞作者為什么和如何選用某個特定的詞語或表達方式,都有哪些寫作方式最終導致不同的寫作風格。
十一、對文章做出評價
中國有句古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者在閱讀時要了解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文章中的某些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例如區分事實與作者要表達的意見就很重要,對文章批評地接受也是一個高水平讀者應有的素質。
十二、對文章做出反應
有時讀者對于一篇文章可能贊賞有加,有時又會覺得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因此有必要區分什么是作者要說的,而讀者又是怎么認為的。
十三、寫梗概
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讀者還應該具備準確寫出梗概的能力。梗概的長度取決于原文的長度。
上述有效閱讀技巧分類很細,在指導學生每次閱讀時有選擇地運用某種技巧,應該有意識地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有效閱讀技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 遼寧省普蘭店市第30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