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承傳統教學的精華,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要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輔助”不是主體,越簡單越好;實驗是基礎,動手操作必不可少;利用錄像實驗輔助教學真實可信;運用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原理效果好。
關鍵詞:手段;現代;傳統;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計算機多媒體進入課堂輔助教學,更使得教學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物極必反,現在有一種怪現象,凡是上課不用多媒體,而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一無是處。如何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并應用于課堂教學呢?我覺得化學學科有其自身的優勢。
一、“輔助”不是主體,越簡單越好
在教學中,對于媒體的選擇,首先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而定。不是媒體內容越多,課堂教學就越高效。如果45分鐘的課,選擇的媒體太多、太復雜,學生眼花繚亂,不僅耗時太長,而且也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媒體的選擇,應服務于教學需要,只要能夠說明問題,應把握的原則是越簡單越好。
傳統的教學有著自身的優勢,不少教學內容可將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形式結合,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實驗是基礎,多媒體展示替代不了動手操作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就拿理論的建立來說,大多是通過實驗,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或者實驗、假設、再實驗論證的過程來形成的。因此,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素質必不可少的過程。這在傳統教學中是優勢,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以其真實性、直觀性、可操作性,使學生獲得了深刻的感性認識??梢院敛华q豫地說,演示實驗是任何模擬、說明、比喻、描述都不可取代的。化學知識的形成必須基于實驗基礎上。我經常看到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盡管新穎、別致,但是我認為絕對不能取代學生的親手實踐。
三、適當利用錄像實驗輔助教學
對于一些較復雜、有危險、要求高、時間長的實驗,不適合課堂演示,可以利用錄像,在課堂上播放。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真實性和直觀性,又便于觀察實驗現象,同時也增大了課堂容量。
四、運用計算機軟件模擬化學反應原理
多媒體教學對于物質的微觀結構教學具有優勢,大家知道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如解釋化學反應時,動畫模擬“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別拆為原子,最后重新組合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過程。但是,對于反應物的形成,必要的實驗還是要做的。又如:在做“Cu-Zn原電池”演示實驗的同時,通過動畫模擬進一步認識物質的結構,理解化學變化的原理,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五、應用投影機促進知識的掌握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投影機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實驗。但在課堂中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投影,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內容,首先應認真寫好教案,將投影次序、提什么問題、講解分析的內容都編定。還必須把握投影時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才能恰當地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的輔助教學的媒體種類較多。因此,合理、科學地選擇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原理,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 河北省滄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