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教育中,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正在被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所取代。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客觀把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應用
一、引言
教學是教師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師生的角色也發生著變化。要想上好一堂課,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觀、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設計及教學評價、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評價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客觀地把握學生發生的變化,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這就是課堂教學評價的本質。
在網頁制作課堂教學中由原來的偏重于教師教,轉變為學生積極學的過程,所以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收獲就變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拓寬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態度,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參與度。為此,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十分必要的。
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即進行師生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互評。
教師的評價是指導學生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的過程。網頁制作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練掌握網頁制作的方法,所以教師要合理地準備教學資料,設計教學內容,對于一個知識點,要準備難易不同的實例。在評價的過程中,對于掌握較慢的學生,教師不要輕易下結論,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掌握較快的學生,要表揚、鼓勵,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實事求是地、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并認真記錄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認真分析原因,不斷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評可以增強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發展。
在互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他學生的作品,通過比較,深化了所學知識,并認識到了自身的優缺點,學會了欣賞他人,誠實、公正地對己和對人,對培養健康的心理和提高綜合能力有很大的益處。
三、評價內容的全面化
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師的上課過程進行評價,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對于同一問題,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在學習過程中運用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也有差異,作品也有差異,所以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作品都要進行評價。此外,對合作學習也要進行合理的評價,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四、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的主要內容
所有的評價都是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并受其影響。課堂教學評價必然依存于教學情境,并受這些情境因素的影響。情境適應性課堂教學評價,就是以教學情境為參照,通過評價捕捉教學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變動因素,把握情境中教師和學生的某些特定行為,以此而展開的一種促進教學發展的真實評價。情境適應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特質就是消除教學與評價的簡單對立,使教學評價表現出情境性、動態性、即時性,其主要目的是改進教學策略,改善學習方式,促進教學發展,師生成長。
在網頁設計課堂中,教學評價內容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課堂狀態,二是教師的課堂行為與狀態,三是教學設計與效果。其中學生課堂狀態占40分,教師課堂的行為與狀態占20分,教學設計與效果占40分。
五、結語
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體現發展性和全面性,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應處于主體地位。為此,課堂教學評價要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廣泛參與的過程,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學生進行個別化評價,不僅要注意他們學到了哪些知識,還要關心他們獲得知識的能力、方法和情感態度,使學生在評價中學會為自己的學習主動承擔責任,并為改進學習積極地努力。
在網頁制作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把握教學效果,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較好地結合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實際,又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與學生也在踐行中得到了成長。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輕工業學校計算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