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選取自中國人美版《美術鑒賞》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15課“民族文化的瑰寶——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中的陶瓷藝術鑒賞部分。本課陶瓷一節,分別介紹了原始彩陶和宋元等朝代的瓷器,特以《人面魚紋彩陶盆》、《白瓷孩兒枕》、《青花八吉祥紋扁瓶》為例,說明中國古代陶瓷的巨大成就和深遠影響,同時反映其藝術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課本中文字講解簡潔、精練,配圖少而精,8張圖片中有4張是青花瓷器,可見青花瓷的魅力和地位。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通過前面14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美術鑒賞知識和方法,他們喜愛美術欣賞,學習充滿熱情,一部分學生能主動、獨立地對藝術作品進行較為專業、全面的鑒賞和分析。但是由于文學知識和審美能力的積累有限,所以教學設計應以基礎知識為本,用深入淺出、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識和審美方法,用以引導他們今后的專業學習。
三、教學設計理念
高中美術鑒賞課是以視覺藝術鑒賞為主要內容,透過視覺形式來理解人文背景、形成原因、情感訴求,并進行藝術再創作的課程。美術鑒賞課是一種文化學習傳播,影響著學生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性格、素養的形成。
本課設計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方法、愛國情懷、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音樂導入:以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青花瓷》吸引注意力,適時導入主題。
2.欣賞環節:緊扣主題,以精選的青花瓷圖片進行深入欣賞,找出其特點、價值,實現教學目標。
3.知識拓展:學生運用青花瓷的裝飾風格進行創作。
四、教學內容
1.鑒賞知識:元青花的特點、創燒的歷史背景、與中國文化精神的關系、藝術價值。中國各歷史時期瓷器簡介。
2.專業技能學習:掌握基本的鑒賞、觀察、比較、分析方法;學會提煉青花瓷的裝飾紋來進行創作。
3.人文情懷的培養和知識拓展:積極地師生互動學習,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其他自然學科知識獨立深入思考藝術作品與科學、歷史、文化、情感的關系(即各學科知識的整合學習)。
五、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正確、科學地觀察、欣賞中國瓷器藝術的方法。進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中國傳統藝術學習的興趣。
2.學生初步認識元代青花瓷產生的歷史背景、原因,藝術特點和藝術價值。并能獨立思考與分析藝術現象,舉一反三。
3.學生基本掌握一種青花瓷裝飾圖案畫法,設計制作一件現代青花風格的物品。
4.培養學生表達、溝通和分享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學生發現元青花瓷器的藝術特點,理解其形成原因和藝術價值。
(三)教學難點:審美方法的掌握及運用。
六、教法設計
1.多媒體展示:制作圖、文、音同步的教學課件,其中大量的精選圖片給學生視覺上的審美震撼,配以優美的樂曲,使整堂課產生不間斷的審美行為,強化美術欣賞課的特點。
2.互動教學:設計關鍵問題,師生互動問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我表達、創作的能力。并活躍課堂氣氛。
3.啟發教學:引導學生用仔細觀察、比較、探究、聯想、歸納、情感品味等方法進行獨立學習。
4.實踐:學以致用,手工制作。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歌曲《青花瓷》,引入主題(配圖欣賞)
教師介紹中國陶瓷史,導出本課的主題:元代青花瓷。
(三)“人世間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進入元青花的世界(課件展示)
1.欣賞元青花瓷器《鬼谷下山》,一件創世界拍賣紀錄的瓷器(2.3億人民幣),題材簡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原因——引出元青花瓷的藝術特點。(配圖欣賞)
互動提問:
A.元青花為什么是藍色?(配圖欣賞)
學生觀察作答,教師歸納,講解它的燒制時間、歷史原因、基本制作過程、清新獨特的圖案風格、特殊的青料。(配圖欣賞)
B.元青花的紋飾圖案有什么特點?(配圖欣賞)
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圖案的內容有:花卉、魚藻、翎毛走獸、龍鳳、人物、戲劇故事等。(題材豐富多樣)
歷史、文化的原因: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有情節。元后期,朱元璋在景德鎮對陶瓷生產一定的影響。
紋飾構圖:滿密、層次豐富、繪畫工整。
紋飾色彩:藍白對比鮮亮,把艷麗和清雅完美結合。
紋樣設計:纏枝花卉紋有大花、大葉的特點,主賓協調、繁而不亂,盡顯高雅氣質。
引導學生分析元青花紋飾特點生成的原因。
C.元青花為什么大器特別多?(配圖欣賞)
以元青花高足杯上寫的字“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為線索,教師分析、講解元青花的造型特點及形成原因。
2.圖片欣賞幾件元青花中的精品,認識元青花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A.《鬼谷下山》等系列高價的原因(配圖欣賞):是由它的題材、歷史背景決定的。
B.元青花開中國陶瓷裝飾的先河:強烈的色彩、畫意、質量都是登峰造極的。
C.“天方夜譚的故事”——元青花葫蘆瓶欣賞。學生獨立鑒賞,談談對元青花價值的認識。
(四)青花瓷的藝術風格在現代社會的運用(配圖欣賞)
1.現代陶瓷中的青花瓷。
2.其他領域的青花藝術。
(五)學生互動學習、創作(配圖、音樂)
1.學生搜尋自己喜歡的青花圖案,并思考如何運用。
2.學生設計制作一件青花瓷裝飾風格的現代物品。
(教師巡視指導繪畫技法,點評作業)
(六)教師總結:為什么元青花在中國陶瓷中能形成霸主的地位
1.它是漢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族文化的一個結晶。
2.市場的青睞也是元青花繁榮的一個動力。
A.優雅悅目的藍色,為陶瓷開辟了裝飾新路。
B.質地優良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
C.確立了景德鎮瓷都的地位,700年來無法撼動。
D.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創造了驚人的現代商業價值。
3.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國經典的傳統工藝美術。
(七)課外閱讀、知識拓展
1.明清青花瓷。
2.古代波斯藝術。
3.鈷料——蘇麻離青。
課程結束。
(八)課后小結
綜合評價本課教學目的、實踐程度,總結教學中的得失,進一步改進教學過程。
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收集學生的意見、評價。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調整教學方法和過程,逐步提高教學效果和自身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 重慶市字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