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是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目標。高效課堂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確立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學習,從而獲得新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效率;新課程;主體意識;教學模式
加快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根本出路在于構建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與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因此,如何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是我們當前實施高效課堂轉變教學觀念的一個基本點。
一、更新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結構
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常常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的任務就是“學”。所以,教師往往熱衷于“滿堂灌”“一言堂”,形成了一個“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教學模式。在這個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師研究的是教法,而忽略了對學法的研究。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把課堂教學以“教”為主轉換為以“學”為主,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鍛煉聽、說、讀、寫能力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場所,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二、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英語教學氛圍
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需要在教學中師生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對話。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當成“人”,有自覺能動性的人,具有一定自覺能動性的人,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師生之間要營造融洽、寬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臺,以消除學生在學習中、課堂上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因為學生平時沒有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說英語的機會少,所以,有些學生一提起說英語就緊張,這時老師就應該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適時地用簡單的英語和學生打招呼,講笑話、講故事等,選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和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有話可說,并對學生多鼓勵,這樣學生也就會覺得輕松快樂,自然進入學英語的狀態,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認為:“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戰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是一個賦予沒有生命的知識以生命活力,給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讓孩子動起來,讓知識活起來,讓生命放光彩的地方。”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了,興趣足了,課堂教學就成功了。在課前準備中,讓學生自己獲取教學資源,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實踐活動中激起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一個任務驅動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學生通過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獲得新知。教師還可以利用圖片、句型操練,讓學生從視聽的感官刺激到實際應用,學生先聽說,再模仿,然后開展活動;利用句型互相交流信息,談論自己或別人的愛好和習慣,發言者、傾聽者、記錄者、轉述者4種角色不斷更換,在實踐中鞏固已學句型、習得新的句型,這個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構建、自我成長的過程,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拋棄了由外而內灌輸的陳舊教學思想,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師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這一新課程理念。
四、創設教會學生學法的課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英語教學中,為了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必須使學生的學習方法符合英語學科的認識規律。在研究“學”法的基礎上探究“教”法,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且具有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策略的能力。在課堂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這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正確方向、采用科學的學習途徑、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高效課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讓學生會學的課才是好課;讓學生會學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教師要通過高效課堂讓學生學會高效學習,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只有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化,確立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才能有效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才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我們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正確指導下,科學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使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益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
(作者單位 陜西省楊陵區姚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