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湯昆華教授是江蘇省名老中醫,主任醫師,教授,江蘇省首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她對治療多種婦科疾病有其獨到的經驗。筆者通過跟隨湯昆華教授學習,對其通過調理飲食、調節情緒、適當運動、調整作息以及藥物辨證治療等五個方面綜合治療閉經進行淺要的分析。
【關鍵詞】湯昆華;中醫;閉經
【中圖分類號】R19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1-022-02
湯昆華教授是江蘇省名老中醫,主任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江蘇省首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老師行醫四十多年,對治療多種婦科疾病有其獨到的經驗。閉經是中西婦科臨床均比較常見的一種疑難病癥,往往療程較長,而且不一定能有很好的療效。筆者有幸能作為老師的繼承人,跟隨老師臨證學習。現將在學習期間老師治療閉經的經驗淺要分析如下。
1重視調理飲食
婦人以血為基本,月經以血為用,只有血海按時滿溢,月經方能按時而下。血海的充溢,需要脾氣健運,攝納水谷精微以輸布充養。《內經》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的膳食結構,并講述了飲食入于胃后,通過脾胃的運化作用,變化取汁而為血的過程。臨床上多見閉經患者有節食減肥史,攝食不足,飲食失宜,使后天生化之源匱乏,沖任氣血不得充盈,而可致月經后期量少甚至閉經。
2重視調節情緒
《女科撮要》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心主神明,可影響腎肝脾功能。憂愁思慮,飲食勞倦可致心脾病。臨床閉經病患往往病程較長,郁慮過度,郁結傷心,憂思傷脾,脾郁而不行,心氣結而不開,心有所意,則廢寢忘食,脾有所思,則食入不化。心脾影響到腸胃消化功能,以致水谷精微衰少,水谷精微衰少則氣血生化乏源,反之腸胃消化功能減退又影響心脾的精血衰少。正因為此,雖然老師的門診病人很多,經常拖班,也不會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常常會有患者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老師都會耐心地聽病患講述,找到其郁結的病根所在,進行心理疏導,有時也會讓患者痛快地哭一場,充分地疏解心脾郁結,讓每個病人都能開心地離開診室。
3重視運動鍛煉和規律作息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競爭力強,壓力大,加班加點多,不注意安排休息時間,深更半夜不睡,陽光普照不起,以車代步,更不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生活作息無規律,生物鐘紊亂,更談不上天人相應,適應自然規律,因而易于情緒煩躁易怒,肝氣郁滯,肝火肝陽上亢,身體氣血運行失調,內分泌失調,疾病叢生,以致很多婦科病有上升趨勢。閉經病患有些工作學習壓力大,經常加班熬夜,容易耗陰傷氣,日久陰虛生內熱,蒸騰體內氣血津液,使氣血耗損更甚,無血可下。而且惡性循環,病久焦慮郁結耗傷心脾,心神不寧,睡眠愈差。
4重視辨證治療
閉經是婦科病常見病證之一,也是不孕癥、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湯老師認為閉經的病機定位以腎、肝、脾為主,腎虛、血虛是發病的基礎。治療大法為滋腎養血、疏肝調脾,常以自擬的滋陰潤燥、養血通經經驗方“瓜石六味湯”為主方,根據不同癥狀加減施治。同時也非常重視促排卵藥物的運用。對子宮性閉經著重補益肝腎、益氣養血;對卵巢性閉經從腎陰虛或腎陽虛進行調補;垂體性閉經為肝腎、氣血雙補;下丘腦(中樞性)閉經除以肝腎、氣血雙補外,還要酌情分別加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祛濕導痰、軟堅散結等法施治。
典型病案舉例:某女,21歲,2009年4月18日初診。主訴:閉經1年余。患者既往月經規律,12歲7/30天,因節食減肥后于2008年月經停閉,曾于外院周期服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三個月,月經按月來潮,停藥后仍經閉。刻診:閉經1年余,西藥周期治療中。重度消瘦,前臂與手指皮下脂肪淺薄,青筋外露,怕冷,入夜尤甚,不思飲食,主食量極少,口干,大便量少,不易入睡,夜寐欠佳,舌紅苔薄,脈來細弦。證屬肝腎不足,氣陰虧損;治擬補益肝腎,滋陰養血,調理沖任。方藥:干地黃15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知母6克,炒棗仁15克,茯神15克,北沙參10克,天麥冬各10克,石斛10克,瞿麥10克,益母草15克,白術10克,紫河車8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0克,合歡皮10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麥芽各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醫囑:調整飲食結構,保證主食量達標,控制情緒,按時作息,適當鍛煉,監測基礎體溫。二診(2009年4月25日):患者月經4月19號-4月24日來潮(撤藥),量中色紅,刻下經周第七天,上述諸癥改善苔脈同前,上方出入。原方去瞿麥,益母草,加雞血藤15克,枸杞15克,雞內金10克,柴胡3克,陳皮5克(14劑)。囑停服激素類西藥。三診(2009年5月9日):月經未潮,調整中藥處方為紫河車10克,干地黃20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石斛10克,瞿麥10克,益母草15克,雞血藤15克,枸杞12克,菟絲子20克,仙靈脾20克,巴戟天10克,合歡皮10克,全瓜蔞12克,雞內金10克,紫石英10克,川牛膝10克,炒谷麥芽各15克(14劑)。治療結果:患者治療以上方為主,隨癥情變化藥方稍做小動,繼續服中藥治療,患者飲食漸增,情緒改善,半年以后月經按月來潮。按語:患者因節食減肥后月經失調,乃至閉經,當屬祖國醫學“閉經”范疇,本案患者節食減肥后,谷食量少,脾胃運化失常,后天生化之源不足,以致肝腎虧損,沖任失調,氣血運行受阻。經云: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精、津、氣、血不足,胞脈失養,血海空虛,無源以瀉,陰血虧虛,日久虛熱內生,燥傷津液而至閉經,患者當屬虛中夾實證,虛癥為主,氣滯血瘀,絡脈失和,實癥為輔。方藥中以干地黃、石斛、北沙參、天麥冬滋陰潤燥,紫河車補益精血,益母草、當歸、白芍、雞血藤、瞿麥養血活血,全瓜蔞化痰通經,菟絲子、女貞子、紫石英、沙苑子、枸杞、仙靈脾、牛膝補腎益陰,調補沖任二脈,炒棗仁、合歡皮、夜交藤舒肝養血安神,雞內金、谷麥芽、助運消食,諸藥協奏補氣益精養血,益腎健脾,舒肝活血,和絡通經。
總結:閉經是婦科臨床較常見的疑難病癥,湯昆華教授通過調理飲食、調節情緒、適當運動、調整作息以及中醫藥辨證治療等五個方面的綜合治療能獲得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