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Q49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1-096-01
1病例資料
患者,35歲,女性,因“停經3+月,腹痛、嘔吐3小時”急診救護車送院。患者平素月經欠規則,末次月經2012-04-10,自訴停經1+月后檢查為早孕,7月23日在外院檢查為宮內妊娠 單活胎 約14+周,自覺孕期無特殊。于8月7日早晨9時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較劇烈,伴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有肛門墜脹感,無陰道流血,無昏厥,無腹瀉,當時未行處理,后腹痛加劇,伴大汗淋漓,神志尚清,我院急診科出車接回時已神志模糊,血壓不能測出,出現抽搐,即予抗休克治療,并立即由我科會診。患者曾于1997年行輸卵管結扎術,2011年行輸卵管復通術。
入院后查體:T:36.5℃,P:70次/分,R:24次/分,BP:70/36mmHg,發育正常,被動體位,急性面容,表情淡漠,神志模糊,查體不合作,皮膚蒼白,未見皮疹及出血點,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結膜無充血,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胸廓對稱,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稍隆起,腹部稍緊張,壓痛,無反跳痛,未觸及包塊,肝脾肋下未及,雙腎區無叩擊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脊柱四肢無異常,未見病理反射。急查B超示:子宮破裂?異位妊娠?單死胎,如孕16周大小。急查血常規:WBC 7.5×10^9/L,RBC 0.77×10^12/L,HGB 24g/l。診斷1.腹痛查因:異位妊娠?子宮破裂? 2.失血性休克 3.極重度貧血 4.孕3產2孕16+周 單死胎。
患者入院后即予快速補液抗休克,并請區重癥孕產婦搶救小組現場協助搶救。于14:30分完善術前準備送手術室局麻下行急診剖腹探查術。術中見:右側子宮角部妊娠破裂出血,破裂口約8cm×8cm,邊緣尚齊整,孕囊已由子宮完全排出,羊膜囊包裹胎兒、羊水、外附胎盤,雙側輸卵管較短,長約6cm,雙側卵巢正常,宮腔積血約3000ml。吸盡腹腔積血,剪開羊膜囊,見羊水約100ml,取出胎兒(如孕3+月大小,男性死胎),取出羊膜囊及胎盤后開始行右側宮角修補術,充分暴露子宮破口,修剪破口邊緣,清理殘留胎盤,子宮破口予3-0可吸收線連續縫合修補,并予熱鹽水濕敷,垂體后葉素6u宮肌注射止血,子宮出血停止;清理腹腔積血,放置引流管后,行常規縫合。手術過程順利,術中出血約100ml,總出血量3100mmHg,尿量300ml,尿色清,補液3200ml,紅細胞10u,冷沉淀8u,血漿1000ml。術畢安返病房,麻醉已醒,BP100/70mmHg,,HR90次/分,尿色清。術后診斷:1.右側子宮角妊娠破裂出血 2.失血性休克 3.極重度貧血 4.孕3產2孕16+周 單死胎。術后予心電監護嚴密監測血壓、脈搏,監測血紅蛋白情況,記24小時出入量,并予促宮縮及預防感染,輸液等對癥支持治療。術后患者恢復良好,于8月12日治愈出院。
2討論
子宮角妊娠:簡稱宮角妊娠,是指孕卵停留在與宮腔側面接近的輸卵管口或其間質部,并向宮腔側面發育[1]。現臨床對其常用的診斷標準為[2]:(1) 明顯腹痛,伴宮體增大且不對稱,后出現流產或陰道分娩的癥狀。(2)直視下子宮角單側增大,同時該側圓韌帶向外偏。(3)宮角可見胎盤。符合三項中的任何一項便可考慮該病。超聲檢查是目前對其最直接的檢查方式。B超下可明顯探及宮角處包塊突出,其內可見胎心、胎芽。尤其適用于臨床診斷不明確的患者。腹腔鏡下[1]可見一側宮角突起,突起處位于圓韌帶內側,突起面有較多的血管分布。而該病應注意與雙角子宮妊娠、 縱隔子宮、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變性等疾病相鑒別。
宮角妊娠的病情較復雜, 在對進行處理時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案,主要應考慮患者的年齡、妊娠時間、胚胎情況及輸卵管是否破裂、患者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等。如在妊娠早期已得到確診,且胚胎情況良好,可以在嚴密觀察下繼續妊娠,必要時可行保守治療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以往認為腹腔鏡手術不適于宮角妊娠,但隨著腹腔鏡的普及應用和手術技巧的提高,腹腔鏡手術也越來越多的被臨床醫生所采用[3]
對宮角妊娠且急性破裂的患者,臨川多以開腹手術進行治療,主要操作為:(1)切除突起的子宮角或該側輸卵管,該方式能較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2)切除突起的子宮角或該側輸卵管并將另一側輸卵管結扎,該方式不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適用于經產婦。(3)切開子宮,徹底清除胚胎,并修補子宮角,該方式能最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適用于初產婦。(4)子宮次全切 適用于無法修補的宮角破裂,同時無生育要求的患者。
對于子宮破裂的患者, 治療原則為:抗休克、防止感染,同時行剖腹手術,手術方案也應以“快速止血”為原則制定。現臨床多以子宮破裂口修補縫合術為首選,適用于破裂時間短且破裂處整齊且無明顯感染的患者。若孕婦失血過多,且一般情況較差,同時感染不嚴重者也可以使用該縫合術進行治療。對破裂口較大且邊緣不整齊,同時破裂時間較長且感染嚴重,甚至出現組織壞死的患者應性子宮切除術。該類患者的術后處理一般以補充血容量為主,并行抗感染治療。
經及時、有效的處理后,本例患者較好的保留了生育功能,好轉后出院。
參考文獻
[1]曹澤毅等/中華婦產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6-1458.
[2]JANSEN RPS, ELLIOT PM. Angulas intrauterine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 1981, 58: 197- 201.
[3]GEZER A, MUTLU H.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corneal pregnancy without sutures[J]. Arch Gynecol Obstet, 2004, 270(3):194-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