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上也有所提升,在醫院中,門診體檢作為每天病人接收量最大的一個部門,在硬件設施達標的前提下,必須提升部門的服務質量,這是增強醫院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其中,關愛是提升服務質量的核心。本文在門診體檢中關愛核心理念概念理解的基礎上對關愛理論在門診體檢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詳細探討,幫助醫院工作人員在門診體檢服務工作中提升服務質量,有效滲透管理理念。
【關鍵詞】門診體檢;關愛;醫護人員
【中圖分類號】TU24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1-0108-02
1關愛理論的核心理念
關愛是一種無私奉獻,一種無償付出,更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美德。關愛體現了人格魅力、大局意識和服務精神。作為醫院的門診體檢部門的醫護人員更要做到對病人賦予無限關愛,例如簡單地為病人送上一杯熱水,病人內心都倍覺溫暖。另外,關愛是一個人良好素養的表現,是其醫護責任感的體現。關愛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門診體檢的每個細節工作做起,讓病人深刻感受到醫護人員的愛心,自然會抱以同樣的態度進行回報。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建立這樣良好的互相關愛的關系,有益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和門診體檢工作的順利進行。
2關愛理論在門診體檢中的具體應用
通過門診體檢,對疾病進行預防,一旦患病,也能盡可能早的對疾病進行治療,這些措施是與我國預防為主的衛生方針相一致的。在體檢中運用關愛理論,提升優質服務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2.1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在工作中滲透關愛理念。 體檢者一般是早上空腹來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體檢流程長者多達幾小時,結束后體檢者再回家等待體檢報告。醫護人員如何在體檢流程的幾個小時內與體檢者建立和諧友好、相互信任的關系,且給體檢者留下較好的印象是對醫護人員工作的一大挑戰。關愛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十分必要。如通過體檢部管理者對醫護人員的著裝、用語和態度等進行加強監督;定期進行體檢部門的集體學習教育;加強同事之間的監督和學習,努力為病人營造一種和諧、親切的服務氛圍。
2.2合理安排體檢部門的布局,對不便者投入更多關愛呵護。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體檢部門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應將體檢部門設立在與病區不同的樓層,使就診病人和無病體檢者分開區域進行管理,降低可傳染疾病的影響。其次,針對門診體檢部門的工作流程進行合理安排,簡化程序,要將收費掛號處設在一樓,方便體檢者進行掛號登記,而體檢區應設立在離掛號處不遠的地方。因為在以往的工作中發現,由于院內缺少樓層之間的推車坡道,有一些重病患者或者行動不便的病人在就診時跑上跑下十分不方便,導致有些患者情緒高漲,心理負擔加重,致使患者對門診體檢服務印象大打折扣。[1]另外,可在門診體檢部門放置一些綠色盆栽,在凈化空氣的同時又能帶給體檢者一種愉悅的感覺,緩解由于漫長的體檢時間帶來的煩躁感。
2.3合理安排體檢工作,增加對體檢者的關心力度
2.3.1實行電話預約,幫助病人有效安排來訪時間。 由于我國病人的就醫習慣大多相同,導致體檢者就診時間集中,往往導致體檢人數過多而引起服務質量下降。這時,可以實行電話預約制度,通過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看出醫院對于來診群眾的關愛。醫院可對體檢者的數量進行合理控制,根據體檢人數和就診醫師的數量進行合理安排,避免人數過多時來診群眾無法全部得到及時就診。[2] 另外,有些來診群眾是沖著某一就診醫師或專家而來,通過事先電話詢問,可以幫助來診者確定有效時間。
2.3.2根據來診者需要,適當安排醫護人員和就診醫師的數量。 關愛來診病人應從細致工作入手,足夠的醫護人員可以保證體檢者在進行體檢時有人員陪同,并有醫護人員可以對體檢者的體檢順序提出建議,幫助來診群眾縮短等待時間,同時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
2.3.3免費提供體檢完畢后的餐飲,關愛病人的身體健康。 體檢者在空腹做完檢查后,醫院可以提供免費的營養餐飲,不僅滿足體檢者的生理需求,也讓體檢者感受到院方的關愛,使體檢者對就診醫院留下好印象。
2.3.4保持與體檢者之間的聯系,以方便體檢者為目的。 保持聯系是為了當病人的體檢結果出現嚴重情況時,可以讓病人及時了解情況并接受治療,這是對于患者生命關愛的一大舉措,縮短接受治療的時間,早治療早康復。另外可以開通咨詢熱線,對體檢者有關體檢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對于老人或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體檢結果郵寄服務,滿足不同類型病人的不同需求,關注病人的點滴。
2.4通過對體檢者身體狀況的了解,進行健康的關愛建議。 體檢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盡早的發現疾病并進行治療,通過對病人進行建康教育,可以使病人意識到有病痛、有癥狀就要盡早就醫治療,且對于平時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3]
2.4.1醫護人員與病人聊天,關心體檢者的身體狀況。 體檢者往往愿意與醫護人員進行直接交流,所以醫護人員可以幫助病人解答疑問,同時對病人出現的狀況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這要求醫護人員要有較好的公共衛生知識,了解醫院內外的就診資源,通過對病人的詢問和具體生活習性的了解,幫助體檢者確定健康生活方式,關愛體檢者的點滴,進一步為體檢者提供就醫、咨詢的指導。
2.4.2發放健康小冊子,讓體檢者把關愛帶到家。 在醫院的體檢部門放置一些健康小冊子供體檢者在等待時間進行閱讀,鼓勵體檢者將關愛帶到家,與家人共享。體檢結束后由醫生收集化驗和檢查結果并就發現的問題以小冊子形式提出常見病痛的處理辦法,并由具有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為體檢者選擇與其自身健康條件相關的生活指南。
3結語
從關愛理論出發,在各個方面都以滿足體檢者的需求為目的,提高體檢服務的質量,是給體檢者留下好印象的關鍵所在,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的完善關愛理論的運用,從細微之處做起,讓體檢者能夠切身感受到醫院的關懷。參考文獻
[1]潘小蘭,莫玉芬,劉桃,吳振梅.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4).
[2]王亞棠.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現狀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07).
[3]劉義蘭,王桂蘭,任小英,駱秋芳,陳冬娥,趙光紅,寧玉萍.住院病人對護理行為關懷性評價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