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北京;民國時期;陸徵祥;家族墓廬;題刻
【摘 要】陸徵祥家族墓廬位于北京西城區百萬莊大街,其建筑風格中西合璧,以西式為主。墓廬中的名人題刻在近代文物中獨此一例,包括清末帝溥儀及民國時期的政界名流等,一方面反映了陸徵祥本人的政治身份及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國時期的書風及特點,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及文物價值。
一、墓廬概況
陸徵祥家族墓廬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8號院內,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二零七工廠(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墓廬的主人是民國時期政界名流陸徵祥的祖母和父母。1920年,陸徵祥從百萬莊天主教會墓廬購得了這塊墓地,并把祖母和父母的遺骸從上海遷葬至此。據《陸徵祥傳·陸墓》一書記載,陸氏云:“我生在北京既住了好幾年,乃思遷祖母及父母的墳到北京??墒侵袊L俗,對于遷墓他鄉,很表反對。我乃說,不是遷墓,實是奉養。我居官京師,父母在,必迎養至京,父母死了,遷柩到京,便于日常掃墓,這也是迎養?!庇纱宋覀兛芍箯]的主人,同時也可見陸徵祥的孝心。
陸徵祥(1871—1949),字子欣,民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官。他出生在一個有著濃厚基督教背景的家庭,從小以基督教經典《新約福音》啟蒙,后入廣方言館主修法文,并被推薦入同文館深造,次年被選入總理衙門,成為清廷駐俄使館的秘書兼譯員。民國政府成立后,他曾先后出任外交總長及北洋政府駐瑞典公使。
陸徵祥家族墓廬坐東南朝西北,GPS坐標為東經116°20′43.7″,北緯39°55′40.4″,建筑風格中西合璧,以西式為主。墓廬主體結構為前方后圓,仿希臘神廟式門廊,花崗巖梁柱、門框,梁柱間砌有灰色磚墻,門楣上可見德文“FAMILLE LOU”,意為陸家。墓廬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祭堂,下層為墓室。上層祭堂分前、后兩室。前室呈長方形,長4.17米,寬3.3米,內有石供桌一張,長1.56米,寬0.6米,高1.05米,室內供奉家族靈位。后室呈半圓形,長2.15米,寬1.8米,穹頂,室內供奉天主。下層墓室內有三個墓穴,分別安葬陸徵祥祖母和父母親的遺骸。
祭堂內的裝飾極盡奢華,前室頂部為天使彩繪,因戰亂人為破壞,加之年久失修,現多已脫落,但仍可分辨出天使的模樣。前室正中石供桌上方嵌刻陸徵祥生父、生母及祖母的生卒時間,計6行,文字如下:
先考云峰陸公,生于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十一日巳時,」歿于光緒二十七年辛丑正月二十六日己時?!瓜茸驽執蛉耍诘拦舛耆晌缌鲁跛娜眨箽{于光緒十二年丙戌九月二十二日?!瓜儒翘蛉?,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四月十九日亥時,」歿于光緒四年戊寅五月二十七日戌時?!?/p>
在生卒時間刻石上方,有同治時期狀元陸潤癢題寫的漢白玉挽聯,上聯“道貌嚴凝中外咸仰”,下聯“家風宣振先后同符”,橫批“世貴名榮”為盛沅所題(圖一)。前室正門內的兩側為康有為所題的門聯“至孝能營萬家?!保瓣幍骂A大駟馬閭”,橫批“豐德壽后”(圖二)。 在前室的東、西兩側壁上,鑲嵌有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黎元洪、徐世昌、胡惟德、伍廷芳、吳芨孫等政界名流所題刻石。后室正中有宣統皇帝溥儀的題刻,環壁為朱壽鵬所書墓志,以及4首五言題詩。諸多墨跡,行楷隸篆俱全,堪稱墓地書法之經典。
后室的中壁、東壁及西南壁,分別刻有宣統皇帝給陸徵祥之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敕封誥命,錄文如下:
(一)后室中壁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盛代酬庸之典,」申錫命于五章;良臣報」本之榮,極推恩于四世。」載嘉舊德,爰沛新綸。爾」陸泰林,乃出使和國大」臣陸徵祥之曾祖父,善」以開先,業能昌后。一經」垂教,發詩禮之菁華;奕」世貽庥,表弓裘之矩
(二)后室東壁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功隆賞茂,式宏錫類之仁;積厚光流,必溯詒謀之」澤。榮名上逮,義問彌彰。爾陸德昌,乃出使和國大臣陸徵」祥之祖父,作室基先,開祥裕后。一經代授,傳家澤衍縹緗;」再世
(三)后室西南壁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華胄清資,啟佑必原于嚴父;令儀碩望,蕃昌聿振」于名門。爰渙國恩,用彰家訓。爾陸誠安,乃出使和國大臣」陸徵祥之父,操修醇粹,啟迪勤劬。儒席傳珍,琢就
據史料記載,下層的墓室內原有兩座銅像,一座為“孝子救親”像,另一座是陸徵祥的“哭親”像,以示其長跪墓前。銅像現早已不知去處,墓室內僅存空蕩的建筑而已。陸徵祥家族墓廬整體的西洋建筑風格,給人以特有的莊重感和穩固感,從建筑墻南側隱約可以看到嵌有基督教的石質十字架。
二、書法題刻
在陸徵祥家族墓廬祭堂前室的東、西兩壁中部,各嵌有一列民國初年北洋政府高官和社會名流題寫的書法石刻,均為青石質,每側長4.17米,高0.3米,題刻16方;在北壁的東、西兩側各嵌有2方,總計36方。以下對這些名人題刻依次做簡略介紹。
西壁和北壁西側,由南向北分別為(表一):
1.“君室靜安”,意為該墓室靜謐安全,適合安居(即安葬)。此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圣人深居以避辱,靜安以待時?!睍ㄗ髠仁鹈麨椤霸绖P題”,鈴印“項城袁氏”(圖三,1)。
2.“行為世則”,意思是其行為是當時的典范、準則,這是對陸徵祥已故先人的尊敬和對其一生的肯定。此語出自《新論·通塞》:“睿彩光
3.“萬世之寧”,意思是世世代代守父母之喪。其典出《書·太甲中》:“惟朕以
4.“謦
5.“光垂休銘”,意思是永遠美名傳揚。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所撰《會稽刻石》:“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垂休銘?!弊髠仁?“陳
6.“遺型遠裕”,意為已故先人留下的標準從容,不緊張費力。出自《送孟調大侄南還》詩:“取法不在遠,祖父有遺型。”左側署款“吳笈孫敬題”。
7.“阡表瀧岡”,意思是“有命在天,旋觀瀧岡之表;其則不遠,永為彤史之光”,出自《瀧岡阡表》。署名位于“岡”字下方,為“徐世襄敬題”。
8.“道范常存”,意思是夸獎已故先人的道德風范永存。左側署 “劉符誠敬題”。
9.“居仁宅義”,出自《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币鉃槿适侨俗畎卜€的住宅,義是人最中正的道路。左側署名“劉崇杰”。
10.“昭明景行”,意思是高尚的德行顯著,褒獎人品之意。出自《郭泰碑》:“昭明景行,俾芳烈奮乎百世,令問顯于無窮?!弊髠仁鹂睢巴踅鹫戮搭}”。
11.“源遠流長”,意思是說其支系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左側署名“周傳經敬題”,鈐“周傳經印”和“贊堯翰墨”兩方印章。
12.“寢成孔安”,意思是墓廬建成,已故先人可以安息了。出自《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松桷有
13.“吉符丹篆”,意思是指用朱砂書寫的吉祥符瑞篆文,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墓廬中的字均為墨書而成,寓意所書吉祥。署名“王廷璋敬題”,位于“篆”字的下方。
14.“處和履中”,意思是躬行中庸之術。出自《易林·頤之蒙》:“秋南春北,隨時休息,處和履中,安無憂兇。”左側署名“孫昌
15.“人倫楷?!?,所書“人倫”指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禮教所規定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及各種尊卑長幼關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楷?!币鉃橹档脤W習的榜樣,《三字經》云:“父子親,夫婦順,君臣義?!逼湟馑己腿藗愔馔W髠仁鹂顬椤瓣悘V平敬題”。
16.“先民矩
17.“昭銘景行”,位于北壁西側第一塊,“昭銘”指清楚地銘刻。左側落款為“郭有道碑字題云峰先生墓堂,無錫許同莘”。
18.“澤流遐裔”,位于北壁西側第二塊,意思是恩澤惠及后世子孫。語出《南史·梁本紀論》:“介胄仁義,折沖尊俎,聲振寰宇,澤流遐裔?!弊髠嚷淇睢皡强h張澤嘉敬題”(圖三,6)。
東壁和北壁東側,由南向北分別為(表二):
1.“潛德幽光”,意思是指為人低調,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德行。左側署“黎元洪題”,鈐“黎元洪印”(圖四,1)。
2.“宅幽育德”,意為陰宅幽幽靜謐,可以修身和培養德行。出自《周易·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弊髠仁鹈靶焓啦保骡j“徐世昌印”(圖四,2)。
3.“天和地德”,昔三國時期諸葛武侯之《誡子書》中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币馑际窃撃故页刑斓刂`氣,可以養德。左側署名“伍廷芳”。
4.“潛德留貽”,是說良好的道德品格得以留存下來,卻很少有人知道,意為做人十分低調。左側署名“庚申孟夏劉鏡人敬題”。
5.“佳城蔥郁”,意指墓廬周圍的樹林蔥蔥,草木繁盛。左側署名“郭則
6.“寧神真宅”,左側署名“錢能訓拜題”,鈐印“錢能訓”。
7.“林泉幽壤”,意思是指幽居之所(即陰宅)的一片山水之象。左側署名“孔昭立敬撰”,鈐“孔昭立印”(圖四,3)。
8.“人倫師表”,意思是稱贊其道德行為是世人楷模,可以為人師表。左側署名“章祖申敬題”。
9.“名流息壤”,意思是指所葬之地是知名人士的安息之所。左側署名”嚴鶴齡敬題”。
10.“澤流遐裔”,與前述張澤嘉所題相同,署名”王繼曾敬題”。
11.“克昌厥后”,意思是子孫昌盛,知識出眾。出自《詩經·周頌·臣工之什·雍》:“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左側 署名“陳恩厚敬題”。
12.“含弘光大”,意思是包含所有的美好。出自《易經·坤卦》:“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左側署名“朱誦韓敬題”。
13.“積德垂光”,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永垂不朽。左側署名“朱鶴祥謹題”。
14.“遠紹宗風”,意思是繼承家業,宗指宗派,這里指陸氏家族。左側署名“劉錫昌敬題”。
15.“懿德惟光”,意思是稱贊已故先人之美德和品行。左側署名“朱壽朋敬題”。
16.“弈葉流芳”,意思是指德行流芳百世。署名“庚申首夏朱文柄敬題”,位于“芳”字下方。
17.“陰行昭名”,位于北壁東側第一塊,意思是德行聲名顯著。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弊髠仁鹈皠⒛宿搭}”。
18.“木本水源”,位于北壁東側第二塊,意思是指追本尋源,回歸簡單之意。左側署名“小門生姚亞英敬書”(圖四,4)。
祭堂后室的正壁為環形,南側正中為宣統皇帝的御筆“孝思維則”,題刻寬98厘米,高30厘米,上方正中有7厘米見方的御?。▓D五)。其兩側分別為徐世昌、張謇、梁士詒的五言題詩,孫寶琦、杜蘊寶的七言題詩,以及張一塵的《題記》等,東環壁左下角有“京師琉璃廠翰茂齋李月亭鐫字”字樣。后室的北側是前文所錄的三件宣統皇帝的敕封誥命,時間均為宣統元年。諸多墨跡,行楷隸篆俱全,堪稱墓地書法之經典。
三、余 論
綜上所述,陸徵祥家族墓廬所刻之名人題記,均為民國時期的政界要員或社會名流,這些人之所以紛紛提筆潑墨,與當時陸徵祥在政界的地位與關系是分不開的。諸多名流,均為陸徵祥之同僚或友人,由此可見,其人際關系是處理得相當好的。
有關這些書法題刻的風格特點,這些政界要員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及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文謹從文物保護的角度簡述墓廬遺存之現狀,由于水平所限,還望方家指正。
————————
[1]推測此字為“
[2]此處“張張”并排而書,僅占一個字符,與下一行“嘉”字對齊。
〔責任編輯:許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