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印刷廠招收石英為單位的排字員,并與其簽訂了為期四年的勞動合同。石英按照合同約定被安排到了工作崗位。兩年后,石英視力嚴重下降,排字差錯率超過了單位規定,影響了工作質量。為此,工廠領導幾次與石英協商將其調往印刷車間工作,石英均以薪水太低還要值夜班為由表示不同意。之后,領導又提出將其調到材料室從事采購工作,幾次協商也都被石英拒絕。鑒于此,經工廠領導研究決定,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石英,一月以后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給予石英兩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石英接到上述通知后,表示不服,以合同期限未滿、廠方單方撕毀勞動合同為由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此案后,經調查事實準確無誤,在調解無效的前提下,裁定維持印刷廠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3項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994年勞動部頒布的《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26條第3款認為對所謂“客觀情況”作了詳盡的說明。“客觀情況”一般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它情況。
本案中,客觀情況的變化是由于石英視力嚴重下降影響工作,原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符合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中對《勞動法》第26條第3項所說的“客觀情況”的解釋。在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進行時,當事人應當就勞動合同的變更進行協商。在協商過程中,該印刷廠提出將石英調往印刷車間工作,石英嫌薪水太低和不愿意值夜班而加以拒絕。在雙方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協商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印刷廠行使勞動合同的解除權,符合法律規定,對其解除與石英勞動關系合同的規定,應當承認其合法有效。并且,印刷廠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同時,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了石英并給予石英兩個月工資的賠償金,符合變更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
這正是:
如果工作拿不起,
別怪人家辭退你。
半斤八兩莫含混,
自己心里要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