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工會干部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社會使命感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做好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不斷提高新形勢下為職工群眾服務的能力。
一、積極探索和把握新時期職工群眾工作的規律和特點
把握新時期職工群眾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是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做好職工群眾工作的前提。要始終站在職工群眾的立場上,為職工群眾著想,順職工意、解職工憂,最大限度地保護和維護好職工群眾的利益。這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要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搞好調查研究,同職工“面對面、心貼心”,察實情、辦實事。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新形勢下職工隊伍發生的新變化,實事求是地探索和把握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改進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方法,把職工群眾工作做深做實,增強職工群眾工作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不斷提高職工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到服務職工群眾工作的始終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處理群眾關系的根本態度和基本方法,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工會工作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一切為了職工群眾,一切依靠職工群眾,這是做好工會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方針。
(一)堅持聯系與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理念
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是工會工作的根本方針,遵循“以職工為本,依法科學維權”的維權觀,切實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是工會工作的宗旨。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抓住職工群眾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的熱點問題,著力解決,誠心誠意為職工群眾辦實事。
要用民主的方法處理工會組織內部事務,尊重職工群眾的主人地位,建立健全基層工會民主決策制度,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民主權利。
要密切聯系職工群眾。聯系職工群眾是工會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條件,脫離職工群眾,工會將一事無成。工會干部要堅持經常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服務職工群眾、維護職工群眾,以贏取職工群眾的信賴和擁戴。
(二)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工會的方針
工會工作離不開職工群眾的參與,也離不開工會積極分子的支持。因此,組織更廣泛的職工群眾參與和廣大工會積極分子的支持非常重要。
要建立和培養工會積極分子隊伍,發揮兼職工會委員、工會小組長、職工文體活動骨干的作用,營造工會工作由職工群眾一起來做的工作氛圍。
要按照職工群眾的意愿組織開展工作,力求把決策和工作建立在職工群眾的集思廣益上,工會的工作計劃和活動安排要根據職工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來制定,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征求、聽取職工群眾意見,適時調整工作內容和方式,盡力贏取職工群眾的滿意。
(三 )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要經常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收集和采納職工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工會工作的決策或方案,使工會組織的意見和職工群眾的意志趨向一致,把工會工作的計劃和方案變成職工群眾的自覺行動。
要研究職工群眾工作方法,把一般性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通過一般號召來廣泛發動職工群眾,通過個別指導來選樹和培養典型。要以點帶面,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三、結合工會工作實際,開展行之有效的職工群眾工作
(一)從職工群眾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工作
工會是職工群眾自己的組織,工會的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就必須順應職工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從職工群眾的實際出發開展活動,使工會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多樣性,既要注意到職工群眾的共同要求,又要注意到不同類型職工群眾的特殊需求。
要圍繞工會工作重點,突出時代特點,把握規律性、創造性地開展工會工作。一是要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提高工會工作整體上臺階上水平;二是要加大維權力度,構建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三是要進一步開展“送溫暖”活動,形成職工群眾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四是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二)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把職工群眾自我教育貫穿于工會活動之中
工會開展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用傳統的報告會、演講會、談心等形式對職工群眾進行灌輸式的教育,更要用典型事例、職工群眾親自實踐等形式進行說服和自我教育,發揮職工群眾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自我教育作用。
(三)工會干部要用率先垂范來影響職工群眾
工會組織做好職工群眾工作,工會干部一定要注重發揮好示范和引領作用。凡是要求職工群眾參加的活動,工會干部一定要踴躍參加;凡是要求職工群眾辦得事情,工會干部一定要身體力行,走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職工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