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港始建于189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大連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政企分開后以原大連港務局為主體而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戰略,提出把大連建成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大連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和旗艦。
近年來,大連港集團工會在上級工會、集團黨委與行政的領導與支持下,緊密圍繞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強港建設等中心工作,積極助推“雙五”戰略和“十大工程”的深入實施,以幸福、創新、高效、智慧、生態等“五型”港口建設為主線;通過充分發揮“服務港口、服務職工”兩個作用;通過積極履行“民主管理、扶貧幫困、素質提升”三項職責;通過重點突出“勞動競賽、典型培養、班組建設、職工文化”四項工作,充分調動和發揮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集團生產效益指標的實現,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為更好地了解大連港集團工會的工作成果,本刊記者采訪了大連港集團工會主席劉巍。
記者:據我了解,大連港集團工會開展具有港口工會自身特色的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
劉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集團各級工會保持和發揚大連港工會工作的光榮傳統,在基層單位、站隊、班組中結合創建“工人先鋒號”競賽、職工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探索出一條奮勇爭先進位勞動競賽活動的新模式,涌現出了“集裝箱單船作業效率434.7箱/時”、“礦石零損耗服務”等一批新紀錄、新效率、新品牌,僅2012年就評比表彰出技術革新、優質服務、管理創新等諸多領域的238項優秀成果和逾千項合理化建議。集團工會在市總工會的支持下,深入開展國際航運中心重點工程建設勞動競賽,在42個重點工程項目中全面推行競賽活動。各參賽單位通過大力開展科技創新,使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明顯提升,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強化安全質量管理,確保了安全“零事故”、質量“無隱患”目標的實現。
為弘揚老碼頭精神,各級工會組織十分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領效應,努力挖掘和培育一線職工的閃光點。在港口生產經營領域、建設發展領域、技術與品牌創新領域中,涌現出一批典型代表和集體。同時,發揮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的促進作用,提升全港職工專業技能素質;通過深入開展職工素質教育多項載體活動,促進職工綜合素質提升;通過組織開展選送優秀勞務工上大學活動,著力提升勞務工隊伍文化素質。
為提高集團向心力、塑造品牌形象,集團工會積極履職困難職工幫扶與職工服務各項工作。大連港職工幫扶與服務特色機制建設經驗在全國企業工會幫扶工作座談會議上進行了書面交流,并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的高度肯定。
記者:大連港集團工會是如何發揮工會“服務港口、服務職工”兩個作用的?
劉巍: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打造高效團隊一直是集團工會工作的重點,也是工會服務港口、服務職工的關鍵所在。
一要適應現代港口產業增值、功能升級、市場運營、模式創新等發展趨勢的要求,適應集團改革發展、機制體制創新需求,按照集團新戰略規劃、新商貿模式、新組織結構,進一步健全基層工會組織,特別是“一島兩灣”地區和產業集成發展新興企業的建會工作;二要適應港口需求高端化、職工需求個性化、工會工作精細化發展趨勢要求,以推行集團績效管理考核評價機制為主要內容,制訂相關政策、完善督辦機制、強化執行力提升,確保集團工會重點工作落實和個性化目標實現,從而進一步推進集團工會系統工作水平的整體化提升;三要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工會干部素質。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強化工會工作專業知識學習與培訓,切實提升工會干部服務能力、履職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在推進企業發展、深化維權工作中進一步展示作為,擴大工會工作影響;四要強化工運理論創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工會十六大精神,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集團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實際和職工隊伍現狀,適時開展工運理論研討,把握工會工作的新規律,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對工會工作的新要求。
記者:在通過提高港口職工幸福感而提升港口軟實力方面,集團工會采取哪些具體舉措?
劉巍: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改善民生、創新管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國民經濟實現科學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集團提出“五型”港口建設,通過港口發展以致力于職工幸福指數的不斷提升,通過創新以確保港口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通過智能化建設、智慧型發展以致力于港口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持續提升,通過高效型建設以致力于港口運營效率的持續提升,通過生態化發展以致力于港口發展方式的轉變,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應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變化,順應港航業發展趨勢,引領大連港實現多功能、全方位、現代化國際強港的發展目標。
為助推港口新時期和諧發展,提升港口軟實力,集團工會履行“民主管理、扶貧幫困、素質提升”三項職責。通過堅持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企務公開制度,集體合同制度,確保廣大職工的知情權與參與權;按照“分級負責、基層為主”的原則,暢通職工利益訴求渠道;落實職工代表聯絡員工作制度;發揮職工代表主體作用,圍繞職工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妥善處理勞動關系等措施完善工作機制。通過發揮困難職工“五條保障線”作用,關心職工生活和發揮勞務工幫扶基金作用等方式完善服務機制。通過提升職工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完善學習機制。
記者:大連港集團工會是如何開展班組建設和職工文化建設的?
劉巍:我們集團工會的職工文化建設可以用16個字來形容,“勞動競賽、典型培養、班組提質、活力建設”。
一是緊密圍繞集團“11158”的年度目標,以奮勇爭先進位為核心,繼續開展勞動競賽各項載體活動,鼓勵職工爭先創優;力爭創造出大連港在集裝箱、礦石、油品、糧食、鋼材等重點貨種上的新速度、新效率和新品牌;發揮重點工程建設勞動競賽在“一島兩灣”開發建設中的先導作用,引導全港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全面推廣普及“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廣大職工施展才華、成長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與空間。
二是進一步加強典型的培養選樹,在突出典型引領示范的同時,著力打造大連港新時期典型品牌。努力挖掘一線職工的閃光點,引導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要面向未來,著力培養、打造與國際強港地位相匹配的先進典型隊伍。
三是深入開展“五型”班組建設活動,促進集團“五型”港口建設新發展。通過整合、優化、傳承、創新各項載體活動,不斷推動班組基礎建設,提升班組管理水平,使班組建設目標更明確,內容更規范,措施更完善,形成班組建設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班組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通過“五型”班組建設實現制度完善,機制健全,管理規范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普遍提高,專業水平不斷增強,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的目標,為建設幸福型、創新型、生態型、高效型、智慧型企業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強化“四項建設”。即強化精品活動建設、強化文體團隊建設、強化文體人才建設和強化活動陣地建設,助推職工文化、企業文化新發展。今年,大連港集團將建設全新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已經組建大連港集團文工團,合唱團、管樂團,開展了第五屆職工文化藝術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職工生活,凝聚職工精神,為全面建設國際強港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