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共建環境優美社區,共享宜居美好生活”為主題,2012年北京環境優美居住小區街巷胡同評選活動歷時10個月圓滿落幕。通過市民投票、專家現場評議驗收, 共評出“2012年環境優美居住小區”30名,“2012年環境優美街巷胡同”30名。參與本次評選的北京市民已達34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萬人次,增長率為31.9%。另外,本次評選活動結合了北京市老舊小區街巷胡同環境綜合整治,注重開展區域環境建設,改善百姓身邊環境。據統計,在審定的環境優美居住小區(30名)、環境優美街巷胡同(30名)中,經整治的老舊小區占30%、街巷胡同達到40%。
市民支持和認可是關鍵
環境優美居住小區街巷胡同評選是社會公眾參與首都環境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宣傳城市環境建設成果的形式之一。區域環境事關百姓生活,因此群眾的參與度成為此項活動的關鍵?;顒咏M委會是首都環境建設辦、首都文明辦、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北京市社會辦、北京各區縣人民政府等組成,從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啟動市民投票開始,通動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如《北京日報》、《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電視臺、千龍網等多家媒體,對候選居住小區街巷胡同進行采訪宣傳;在北京電視臺、北京城市管理廣播進行專題宣傳;在前三門大街、北京市內二、三、四環路等主要道路沿線的100個公交車站,設立了評選活動燈箱廣告200塊;發放宣傳海報萬余張;利用“周四垃圾減量日”等城市環境建設主題活動之際,開展了28場“我眼中最優美居住小區街巷胡同”攝影作品巡展;各區縣充分利用有線電視、報紙、宣傳海報等各種宣傳方式,號召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評選活動,建設和維護身邊環境。據2012年三季度首都環境公眾滿意度調查顯示,環境優美居住小區街巷胡同評選知曉度達到68%,起到了廣泛的社會效應。
結合區域文化創新環境建設
開展此項活動的根本目的以評促建,提升首都環境水平。尤其是2012年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實在在把活動與惠民緊密聯系起來。北京市各區縣也利用此次評選活動,創新了環境建設工作。東城區將環境整治工作與區域文化特點相結合,創建優美環境小區和胡同;西城區開展了“最美小區、最美街巷、最美院落、最美陽臺”的四美評選活動;朝陽區設立了創建優美小區的專項經費,并將創建工作列為年終綜合考評項目,整體提升居住小區的環境建設水平;順義、昌平、豐臺等區為配合評選活動,開展了區級優美小區建設評選活動。同時各區縣積極推薦參選單位,共推薦居住小區街巷胡同291個,比去年的278個增加了13個。通過評選促進了區域環境的整治和改善,提升了首都環境的整體水平。
嚴格標準程序不達標要摘牌
2012年的評選活動分宣傳發動、建設推薦、市民投票、評議評審和總結提升五個階段的工作。 2012年將“評選推薦”改為“建設推薦”,評選標準增加了“無積水”的要求,要求各區縣按照標準建設,在規定時間內達到標準,方可以參加評選,增加了建設推薦階段的時間,有力地促進了首都的環境建設,有效提高了市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水平。入選的小區街巷胡同要按照專家市民評審團現場評議中指出的要求,進行具體改進并達到標準,定期對入選單位按照評選標準進行監督檢查,不達標要按時整改或摘牌,形成保持環境水平的長效機制。
(圖片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市容環境衛生監督檢查處提供)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