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牡丹皮中丹皮酚進行測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平均檢出量為6.142 μg/mL,平均回收率為101.4%(RSD=0.75%)。該方法準確、簡便、重復性好,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測定。
關鍵詞:牡丹皮;丹皮酚;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
中圖分類號:O65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3-0669-02
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c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牡丹皮藥材中主要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丹皮酚原苷、芍藥苷等有效成分,其中丹皮酚具有鎮靜、催眠、解熱、鎮痛、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是牡丹根皮藥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1]。近年來,隨著對牡丹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量研究表明它還有抗炎、抗衰老及保護肝臟、抗腫瘤的作用。目前牡丹根皮正作為一種傳統中藥被日益重視,并在醫藥、香料、化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旨在為篩選優質牡丹皮提供快速、簡便、準確的檢測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UV-2000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萊伯泰科有限公司);DHG-9140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ZF-2型三用紫外分析儀(西安盛華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所用試劑均為99.9%無水乙醇(AR)。水為二次蒸餾水。
1.2 材料
牡丹皮購于渭南老百姓藥材公司。經粉碎、干燥后保存備用;丹皮酚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08-200505)。
1.3 對照品標準溶液的制備
精確稱取丹皮酚對照品0.005 g,置于50 mL燒杯中,以無水乙醇溶解, 轉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得到50 μg/mL的丹皮酚對照品溶液。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定波長的選擇
取對照品溶液,以無水乙醇作空白對照,在200~500 nm范圍內進行紫外可見光掃描。結果如圖1所示,丹皮酚在274 nm處有最大吸收峰。選擇在274 nm下對樣品溶液中丹皮酚含量進行測定。
2.2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0.5、1.0、1.5、2.0、2.5、3.0、3.5、4.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以無水乙醇為空白,在274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樣品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A=0.085 8C-0.022 3,R2=0.999 9,標準曲線如圖2所示。
2.3 精密度試驗結果
取對照品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波長274 nm處連續測定6次,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19%,表明儀器精密度較好,結果見表1。
2.4 樣品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牡丹皮粉末1.000 0 g,置于50 mL錐形瓶中,加入25 mL無水乙醇,60 ℃恒溫水浴加熱2 h,趁熱過濾,冷卻,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定容,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
量取5份0.1 mL牡丹皮供試品溶液,分別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以無水乙醇為空白對照,于274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值3次,取平均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3批樣品溶液中丹皮酚含量,結果見表2。
2.5 方法重現性和樣品穩定性試驗
準確吸取6份同批牡丹皮樣品溶液,按上述操作方法測定其吸光度,測得其結果的RSD值為0.32%,表明該方法重現性良好。準確吸取牡丹根皮樣品溶液0.1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無水乙醇溶液至刻度,搖勻。每隔2 h測定1次,連續測定6次,測得其結果的RSD為0.18%,表明樣品在10 h內保持穩定。
2.6 加標回收試驗結果
取已知含量的樣品3份,分別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丹皮酚對照品適量,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進行處理,再按上述方法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4,回收率的平均值為101.4%,RSD為0.75%,表明該方法的回收率較好,達到了測定要求,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檢測。
3 小結與討論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了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以274 nm為檢測波長,在檢測范圍內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為101.4%,且RSD為0.75%,符合測定要求,配制的樣品和對照品溶液在10 h內基本穩定,測定結果穩定可靠,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重現性好、結果準確等優點。本研究結果為牡丹皮藥材的質量檢測和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提供了簡便、快速、準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實現中藥材質量和中藥有效成分分析的標準化。
參考文獻:
[1] 李群愛.牡丹皮的藥理研究[J].中草藥,1988,19(6):276-278.
[2] 張 虹,丁安偉,張 麗.中藥牡丹皮的研究進展[J].江蘇中醫藥,2007,39(9):75-77.
[3] 張 艷,杜永峰.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花生殼中總黃酮的含量[J].計測技術,2009,7(5):59-61.
[4] 劉延敏,潘海宇,吳振剛,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保健食品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2):185-187.
[5] 張玉梅,孫學斌,高旭年,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大豆總異黃酮的含量[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0,12(4):7-8.
[6] 車京梅,馬 超,金莉莉,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紅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