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應用30%茚蟲威懸浮劑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試驗結果表明,該藥劑對稻縱卷葉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藥量在18、27、36 g(ai)/hm2濃度時,藥后18 d防治效果分別為82.08%、84.28%、87.68%,且持效期較長。試驗期間未發現該藥劑在供試劑量下對水稻產生藥害,從使用成本與防治效果兩方面綜合考慮,生產上30%茚蟲威懸浮劑的使用劑量以27~36 g(ai)/hm2為宜。
關鍵詞: 茚蟲威;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3-0567-02
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屬鱗翅目螟蛾科,俗稱稻卷葉蟲,在我國各水稻種植區均有分布,是我國水稻生產最主要的害蟲之一,具有長距離、季節性遷飛習性。其幼蟲為害水稻葉片,將葉片縱褶,藏身其中,啃食水稻葉片,破壞水稻光合作用,造成稻谷空癟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導致水稻大幅度減產,嚴重田塊甚至絕收,給水稻生產帶來重大損失[1,2]。隨著無公害農業的發展,過去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的主要藥劑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已于2007年1月起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防治稻縱卷葉螟的主要藥劑如殺蟲雙、抗蟲靈、敵百蟲等因害蟲產生了抗藥性而防治效果越來越差[3,4]。為探索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有效藥劑,2011年進行了30%茚蟲威懸浮劑防治稻縱卷葉螟藥效試驗,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條件
供試藥劑: 30%茚蟲威懸浮劑(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美國杜邦公司)。試驗地常年種植早、晚雙季稻,插植水稻的方法采用當地種植水稻的拋秧法進行,田間肥水管理一致,施藥時水稻田保持淺水層。水稻品種為岳優9113。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設計5個處理組,處理組A為30%茚蟲威懸浮劑18 g(有效成分,ai,下同)/ hm2;處理組B為30%茚蟲威懸浮劑27 g(ai)/hm2;處理組C為30%茚蟲威懸浮劑36 g(ai)/hm2;處理組D為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 30 g(ai)/hm2;處理組E為清水對照。于2011年6月25日進行試驗,每個試驗小區面積為30 m2,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基埂周圍設寬2 m的保護行。當水稻正處于生長旺盛期,稻縱卷葉螟處于初孵盛期,且葉片密度達到防治指標時噴藥1次。采用沒得比(Super-Green)-16型背負式噴霧器均勻噴霧,每667 m2噴藥液量50 L。施藥當天天氣為多云轉陰,溫度為26.0~33.0 ℃,空氣相對濕度65%~90%。試驗期間溫度24.0~35.4 ℃, 空氣相對濕度 55%~98%。
1.2.2 調查方法 藥效調查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每個試驗小區設5個調查點,每個調查點抽取10叢水稻進行統計,每個試驗小區共計50叢水稻。施藥后18 d調查并記錄水稻總葉數和卷葉數,計算卷葉率和防治效果。
卷葉率=×100%
防治效果=×100%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30%茚蟲威懸浮劑在18、27、36 g(ai)/hm2劑量下噴施后18 d,防治效果分別為82.08%、84.28%、87.68%。對照藥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 30 g(ai)/hm2劑量下噴施后18 d的防治效果為84.61%。
采用DMRT法比較各處理組間的差異顯著性,30%茚蟲威懸浮劑在18 g(ai)/hm2劑量下噴施后18 d的防治效果低于對照藥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 30 g(ai)/hm2的同期防效;30%茚蟲威懸浮劑在27 g(ai)/ hm2劑量下噴施后18 d的防治效果與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 30 g(ai)/hm2的同期防效相當;30%茚蟲威懸浮劑在36 g(ai)/hm2劑量下噴施后18 d的防治效果高于對照藥劑200 g/L氯蟲苯甲酰胺SC 30 g(ai)/hm2的同期防效。試驗期間未發現供試藥劑在供試劑量下對水稻產生藥害,亦未發現藥劑對其他病蟲害、非靶標生物有影響。
3 小結與討論
稻縱卷葉螟是我國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造成水稻嚴重減產[5,6]。隨著稻縱卷葉螟對一些常規殺蟲劑抗藥性的增強以及一些對人體存在潛在威脅的藥劑的禁用,篩選出有效防治稻縱卷葉螟的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是生產無公害稻米和保證糧食安全的關鍵。茚蟲威作為一個優秀的新生農藥品種,其作用機理是阻斷害蟲神經細胞中的鈉通道,導致靶標害蟲麻痹,最終死亡[7]。茚蟲威具有藥效持續性強、不會殺傷天敵、不易產生抗性、經濟安全等優點,符合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8,9]。田間試驗結果表明,30%茚蟲威懸浮劑對水稻稻縱卷葉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長,考慮到實際施用時的復雜因素,田間使用30%茚蟲威懸浮劑以27~36 g(ai)/hm2對水噴霧為宜。
參考文獻:
[1] 華南農學院.農業昆蟲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215-225.
[2] 魯程平,莫小平,董明灶.3種新藥劑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藥效試驗[J].福建農業科技,2009(6):52-54.
[3] 喬潤香,程 功,胡美英,等.幾種擬除蟲菊酯水乳劑對稻縱卷葉螟的毒力測定與防治效果[J].廣東農業科學,2008(9):81-83.
[4] 張翼翾,張一賓.試論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在水稻田中的應用[J].現代農藥,2003,2(6):9-13.
[5] 唐 博,賢振華.稻縱卷葉螟發生動態及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廣西植保,2008,21(4):24-26.
[6] 胡本進,李昌春,石 立,等.幾種藥劑對稻縱卷葉螟的毒力測定[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2):5064-5068.
[7] 黃 劍,吳文君.新型殺蟲劑的作用機制和選擇毒性[J].貴州大學學報,2004,21(2):163-171.
[8] 殷召根.2%阿維菌素乳油防治稻縱卷葉螟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127,131.
[9] 楊會營,王曉輝,馬嵩岳,等.茚蟲威·毒死蜱40%乳油的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9,30(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