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一位禪師,如何修禪?
禪師回答:饑了吃飯,困了睡覺。
問者驚訝:莫非別人不吃飯睡覺?
禪師說:那些人吃飯時“千般計較”,睡覺時“百般糾結”。
禪的一個要義就是活在當下,在當下修行。那么,在工作中,要不要講一點禪學?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喊累。為什么累,不外乎是過度焦慮或者憂慮。比如,在上班路上,遇到堵車。有人就會長吁短嘆,有人卻氣定神閑:反正要堵車,過于焦慮于事無補,反倒會傷心神。氣定神閑的人就是禪的表現——我們何必為明天憂慮?何必為已經既成事實的事情憂慮?
在職場中,很多人擔心這兒擔心那兒。比如在辦公室的人際關系中,誰會和我過不去?老板一個臉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過度憂慮很多事情,結果增添了心理負擔。這時候,就要用禪的眼光來看待,適當的焦慮是必要的,但哪些是多余的焦慮?
禪講究心的平靜。因為一旦心亂了,工作就會忙亂。所以,忙亂的心如同是工作的跑馬場,雜亂無章法。但平靜的心自會格式化千頭萬緒的工作,所謂的忙而不亂,自成秩序。
有一次,有弟子去拜訪臺灣的圣嚴法師,看見法師一邊寫著文章,一邊和來客溝通,足下還搖著一個搖籃。弟子很奇怪,說法師為什么可以同時做這么多事情而不亂?圣嚴法師說:因為我雖然表面上做這么多事情,但心不亂。圣嚴法師之所以同時可以做三件事情,因為一切以他平靜的心為基點而生發。他同時開動他的眼、耳、口等,各司其職,像一架機器一樣有條不紊地運轉。
禪還有一句話很經典:無心是道。即人對世事有一種解脫、釋然的心理。甚至萬事萬物,應該有一種抽離的心態,把生活看成一個劇場,偶爾隔一些距離來審視生活。
只要心不亂了,工作就不會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圣嚴法師說的其實就是工作禪的問題,工作禪的內容還有很多。發源于古印度的禪學,越來越讓糾結于現代工作中不勝其累的現代人似乎找到解脫之路。那就是:在工作中修一些禪,有利于我們更有效率的工作,有利于我們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減少不必要的心理消耗。
所以,在工作中要放松。表面上緊張,但內心里要放松。那些整天緊張的人,不但于事無補工作效率和靈感的提高,反倒會消耗心神,影響工作效率。若是心態放松,有時甚至用一種游戲的心態,就會產生神的語:放松了,靈感便產生了。不信,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