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批量購買口罩?
2013年初,自濟南交警支隊的一線交警率先試行佩戴綠盾PM2.5口罩上崗之后,各地的公安系統交警部門都開始將口罩作為標配。上海興諾康綸纖維公司年前接待了好幾波這樣的“特殊”客戶。康綸纖維CEO趙丹青介紹,交警部門采購的綠盾口罩數量已接近30萬個。“我們目前已經無貨可供,只能是排計劃,優先生產交警使用的口罩。”
口罩生意的驟然火爆出乎趙丹青的預料,從某種程度而言,“霧霾”天氣成為其生意紅火背后的主因。2013年的頭一月,京畿僅有5天沒有霧霾,PM2.5指數不斷瀕臨“爆表”,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污染,北京已經急變“霾都”。
據淘寶數據魔方統計顯示,1月份口罩產品的搜索點擊次數環比增長了22.09%。作為國內企業中唯一擁有隔絕室外PM2.5的綠盾微濾技術的康綸纖維成為最大的贏家,綠盾口罩天貓旗艦店單店周銷三萬多只,金額過百萬,超越3M成為口罩類的銷量冠軍。
康綸纖維公司的工作人員超乎平常地頻繁與客戶洽談“口罩大單”。忙的時候,趙丹青的手機幾乎每10分鐘就會響起。
對于在紡織行業浸潤多年的康倫纖維而言,口罩并非是他們最核心的產品,而是其在纖維技術上的一個具體的應用。不過對于這一“順手”儲備而火爆起來的生意,趙丹青卻希望能夠將其做成行業標準并深入推廣。
開拓民用口罩市場建立新的行業標準
綠盾口罩不過是趙丹青“順手”的儲備。
最早只是建立個網站做做外貿生意的趙丹青,在紡織行業不斷做深,大搞研發并堅持和李寧、探路者、浪莎等大品牌合作,日漸提高了品牌影響力后,趙丹青也慢慢謀劃做一些其他生意。
直到2011年10月底,美國大使館公布PM2.5數據引起了各界關注。趙丹青意識到口罩將會有一個爆發性的需求。
經過市場調研他們發現,市面上的口罩分為三種,工業用、醫用和民用,前兩者都有專業的企業在生產并已形成品牌,但民用類的口罩卻多是一些非專業的企業在做,三五塊錢的水準,幾乎起不到防護作用。
在趙丹青看來,早在2005年就有了抗菌技術的康綸纖維在抗菌纖維研發上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正好可以搶占市場先機。康綸纖維要做出一款實用的PM2.5口罩,不僅要舒適好看,還要方便日常使用。于是,他們申請注冊了綠盾PM2.5的商標,并開始做專門的研發。
面料是抗菌纖維,口罩里有可替換的濾片,這是綠盾口罩和其他口罩不一樣的地方,方便更換,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透氣性的問題。憑借其面料和濾材,綠盾口罩的空氣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大于99%,符合抗菌國家標準的要求。
趙丹青告訴記者,在他們的預測里,發生比較嚴重的空氣質量事件,是大概率的事件 。霧霾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就如同當年歐美,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環境保護沒有同步跟上,必然造成這樣的現象。但上升到社會層面的防污和治理工作自己并不能參與進去,他感慨:“可能我們頭發都白了,才能看到比較有限的環境治理水平,至少需要一到兩個年代才能全部解決。”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趙丹青期望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也因此,趙丹青并沒有把公司劃分在紡織行業的范疇,而是歸入到健康行業,他希望能夠建立起新的行業標準。

2012年,趙丹青把口罩推向市場并制定了抗菌防霾的民用口罩標準,在相關部門批準備案,《抗菌防霾日用口罩標準》成為中國民用口罩的第一個標準。綠盾的廣告詞是“抗菌防霾,一罩絕塵”。在陳丹青看來,抗菌和防霾是兩個最實在的功能和標準。而且,綠盾口罩的透氣性已經遠遠好于國家勞保口罩的標準,趙丹青自豪地指出。
藉霧霾契機新思維把生意做深做廣
2012年9月,趙丹青為公司旗下的新產品綠盾口罩舉行過一次發布會。當時第一批庫存的綠盾口罩數量是200萬個。如今,其中占比2/3的成人口罩已經全部脫銷,小孩的口罩還余下不到1/2。2012年,康綸纖維公司的總收入超過7000萬,其中紡織纖維業務收入5000萬,而口罩業務超過了2000萬。
霧霾時,趙丹青出門會戴上自家的口罩,碰上熟人免不了推廣一番。他向記者坦誠“戴口罩不是件舒服的事”的同時也感慨,連續戴七八天后,把濾片拿出來一看,外邊的一面顏色已經發黑變深了,“當空氣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真的需要戴一下口罩” 。
霧霾籠罩,口罩和空氣凈化器等相關產品成了最為搶手的商品,環保產業市場的需求也被強烈刺激,大氣污染的防護和治理或將催生和帶動多個高達百億的細分產業,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千億。資本市場更是人頭攢動,活躍者眾多。

對資本市場并不感冒和不太關心的趙丹青也小有體會。霧霾來了,和他們接觸的資本方更加多了。最近一個月,上海及全國各地的投資公司已經有七八家在找他們,紅杉資本也在跟他們洽談。
抓牢霧霾經濟,趙丹青的選擇是更專注綠盾的產品本身和推廣渠道。在慢慢把綠盾口罩做成行業標準的同時,他們要將生意做得深廣而有意義。
自創業初期就注重網絡建設的趙丹青,很是注重線上推廣。其中,微博平臺就是康綸纖維線上推廣的重中之重。
2012年綠盾口罩上市前的那次發布會,趙丹青將其辦成了“中國空氣污染治理與防護意見領袖論壇”,請來了中國抗菌協會秘書長張迎增、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果殼網CEO兼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等,分別從行業、社會、科普多維度去闡述“向PM2.5說不,讓呼吸更健康”。
發布會上,新浪微博的工作人員也強化了微公益如“隨手拍污染源”等活動,呼吁公眾對身邊廢水、廢棄、重金屬污染源的關注。
2013年1月,北京PM2.5指數頻臨爆表時,用戶私信給他們的官方微博,就能得到免費快遞的綠盾口罩。
通過新浪微公益平臺,他們連夜發送1萬個口罩到北京給自然之友等公益組織,通過公益網絡免費發放給戶外執勤人員、戶外工作者、戶外接送孩子的家長等。到記者截稿前,康綸纖維公司已經累積給將近2萬人送去了口罩。
花心思做線上推廣的同時,趙丹青也不放過每一個可能的銷售渠道。霧霾來后,綠盾在京東商城暢銷,康綸纖維以置換展示位的方式,為京東在全國的7000個配送員配備口罩。最終,綠盾也成為京東主打的口罩產品。
天貓、京東、當當上都能購買到綠盾口罩的同時,康綸纖維還將綠盾進駐到連鎖超市、便利店以及藥店里。在線下,綠盾已經鋪就1萬多個銷售終端。
霧霾經濟助推綠盾口罩成為康綸纖維在第一個細分市場站穩腳跟的產品,趙丹青的團隊希望以此為契機開發出更多的細分產品應用。記者發稿前獲悉,康綸纖維研發的獨立品牌的航天內衣也即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