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工程教學以培養應用型金融衍生品人才為目的。針對輔修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金融工程課程應用性的特征,為了提升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效果,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實驗教學和討論課等。
關 鍵 詞:輔修專業;金融工程;教學方法和模式;應用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3)04-0063-04
金融工程是一門融合金融學、管理工程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為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而金融工程課程不僅在金融工程專業開設,也在金融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等金融工程專業以外的相關專業開設。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是輔修專業,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第二專業,其經濟學、數學背景差異比較大,這就給教授金融工程課程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筆者將結合自己在輔修專業金融工程課程教學的實踐,就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及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談一些看法。
一、 金融工程課程特點和輔修專業學生的特征
(一)金融工程課程特點
金融工程是一門綜合了金融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創造性、數理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金融工程涉及到金融產品的定價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問題,從教學視野看,金融工程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金融工程具有應用型交叉性的基本特點。可以說金融工程是一門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實際金融問題的應用型課程, 其集合了金融學的基礎理論和工程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并相互滲透,更為重要的是,除了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知識外, 金融工程還引入了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神經網絡等現代技術。
2. 金融工程是一門具有量化特色的課程, 比較重視模型化和定量化。 量化分析的關鍵是挖掘金融現象的內在相關關系和數量特征,并建立數學模型,針對不同類型的模型進行求解、 推導并進而在實踐中應用。
3. 金融工程課程重視創新思維。 創新是金融工程的靈魂, 要運用各種工程分析方法對金融產品收益和風險特征進行量化、分解和組合,改變收益和風險結構,從而開發新型的金融產品。
(二)輔修專業學生的特點
輔修專業的學生有第一專業, 可能是理科、工科,也可能是文科,可以說輔修專業學生的特點比較獨特,有以下幾方面:
1. 學生知識基礎差異比較大。 輔修金融工程的學生來源廣泛,其專業背景多元化,有學理工科的,有學財經的,也有純文科的,如外語和文學,這些學生對數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 教學組織存在困難,效果不理想,這就給金融工程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2. 學生計算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欠缺。 筆者教授的輔修專業,大部分學生來自于財經和文科專業,這些學生的數理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相對比較缺乏,有些甚至還沒有學習高等數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基礎課程,對數理推導和計算不敏感。部分學生對數據產生潛在的畏難情緒,對數學公式產生恐懼心理,缺乏對公式推導和進行邏輯思維的興趣與信心,實際計算能力相對比較弱。我們知道,金融工程學研究的對象是衍生金融產品如期貨、遠期、期權和互換等,在對衍生金融產品的定價中,這些定價公式的推導需要用到微積分、概率論等數學知識,而以上學生的情況使金融工程的教學難度加大。表1是筆者一次期末考試的結果,可以看出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成績的差異,相對而言,工科專業的學生考試成績相對比較高,其平均值均為83,中位數分別為84、85,而偏文科的外語大學學生平均值只有81,也就隱含了不同背景的學生學習金融工程課程的難易程度。
3. 學生缺乏直觀和實際的應用。 由于輔修專業的金融工程課程只是一門課程,相對于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其缺乏專業的金融工程實驗室,這也加大了學生對金融工程的理解難度。金融工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不發達,目前僅有股指期貨、可轉債等產品,缺乏衍生品的核心“期權”產品,這樣就使學生在理解和實際運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大都認為該課程的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實際意義有限,加之沒有實驗平臺,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加大了教學難度。筆者在調查問卷中,大部分學生認為應以案例教學為主,并輔以幻燈片教學,加強直觀教學。
二、 提升輔修專業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效果的建議
由于金融工程課程涉及的學科較多, 因此對于輔修專業的文科學生和理工科學生而言, 其學習難點各有側重和差異, 因此在教授金融工程課程時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措施, 這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科學的思想和方法, 有助于推動金融創新理論的發展。 基于金融工程的特點和輔修專業學生的特征,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完善和提升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效果。
1. 針對輔修專業學生的特點,教學要主次分明,適當簡化教學內容。在金融工程教學中,教師需熟悉內容,有相對成熟的教學方法,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簡化內容,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關鍵在于激發不同背景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中有些枯燥數學推導過程可能使部分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只是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這就需要在講授過程中提出令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 以引導學生主動尋求定理和模型的源泉。 如在互換及其定價的教學中, 就可以運用一些形象的例子來講授,如運用蘋果和梨的案例,來分析互換的含義以及定價。對于期權的定價,可以放棄一些數學假設,從海外衍生品交易所網站上下載有關期權價格的網頁,有針對性地向學生講授期權價格的來源, 以引導學生提出各種新問題。可見,教師應鼓勵學生就各種已有現實素材提出問題和假設。 由于金融工程作為金融學、數學的交叉學科,其內容涉及數學規劃、隨機分析、泛函分析等數學分支,在金融工程課程有限的教學時間里, 大部分輔修專業學生理解高深數學知識已存在很大難度, 因此應在保證金融工程知識體系基礎上,強調突出金融工程內容應用性,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 能對實際意義有較為明確的把握,并能應用。如在可轉債教學中,在講授轉債定價理論時,讓學生理解理論內容和結論,而對于其復雜的數學公式推導可省略。
2. 強化案例教學是輔修專業金融工程課程學習的催化劑。 案例教學法在金融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學生學習金融工程課程的目標主要是了解和掌握衍生品的基礎知識,并能在實踐中應用,案例教學有助于鞏固和提高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拓寬其視野, 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特別是對“創新性”的產品設計思維非常重要。案例教學在金融工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復雜的金融工程問題需要借助于定量分析和計算機程序,實際案例是在實際的社會、經濟、政治、法律、制度等各種復雜環境中發生的實際例子, 金融工程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在金融工程教學中,老師應精選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應用案例, 通過在案例分析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剖析,啟發和引導學生討論,從而提升學生利用所學的基礎分析方法和理論來研究實際問題能力, 提高學生分析金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特別是要運用互動式案例教學,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發言和討論,將理論知識消化并應用在實例中,加深對金融工程理論的認識并能在實踐中應用。值得注意的是,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工具這些衍生工具對輔修專業的學生而言比較難理解,一些復雜的數學模型及推導可以借助案例教學有效解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圍繞案例和這些相關問題,使復雜的理論簡單易懂,數學推導簡單化,進而解決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而在這中間,設計出既符合市場需求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典型案例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 近年來我國已推出了ETFS、 可轉債、權證、股指期貨、買斷式回購以及資產證券化等創新產品,這些都是金融工程課程應用的很好案例。
3. 利用啟發式教學方式提高輔修專業學生學習金融工程課程的積極性。中國春秋時期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所謂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教育觀點,即是通過交流、辯論的方式來學習知識,這些都是啟發式教學思想的體現。由于金融工程課程相對比較深奧,知識難點比較多,加之比較抽象,就需要借助于啟發式教學,通過提問,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幫助學生解決知識中的難點,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激發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為避免學生學習過程中只注意微觀的細節,忽視金融工程知識的整體協調性,需要教師在講授時能夠抽象出各個知識點的聯系和框架。如在講期權定價時,務必將模型假設與其算法設計聯系,在講風險管理時,可以與2008年的次貸危機、2010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聯系,透視其原因,以提高教師在啟發式教學中的引導、駕馭技巧和能力。
4. 運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實驗等現代教學方法改進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手段。 金融工程涉及諸多圖表、 圖形及數據資料, 而傳統板書可能難以直觀、形象反映。多媒體、網絡教學增加了課堂信息量,加之圖文并茂,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特別是加深學生對理論抽象知識的理解, 以提高學習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在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現實,增強了學生對資產定價均衡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套期保值理論、 匯率與利率理論等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當然,鑒于金融工程課程有一些比較復雜的模型,若單純利用多媒體課件,則教學效果可能不理想,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黑板上詳細推導模型并啟發學生, 讓學生可以理解和掌握難懂的知識點。此外,也可以通過股票、債券等模擬交易場所,使學生在實驗室中對股票、債券、衍生品等進行模擬交易,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動手和操作能力。 如在股指期貨的模擬實驗過程中, 筆者曾經分別給予學生相同的初始保證金、 規定相同的交易費用和統一的維持保證金額度, 讓學生進行交易, 并要求學生在交易過程中做好交易記錄,最后提交實驗報告。實驗結果表明,學生的交易效果差異比較大, 有些學生有高達50%的收益率,而有些有大量的虧損。可以說,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熟悉了股指期貨的交易流程, 掌握了如何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投機和套利。可見,實驗實踐教學其實就是一個實際能力的培養過程, 自然也起到了整合所學知識的功能, 有利于提高輔修專業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
5. 組織學生就相關金融工程專題進行討論。輔修專業學生學習金融工程課程, 關鍵是要掌握和熟悉無風險套利定價方法,了解利用其進行套期保值、投機和套利的基本原理和風險控制模式。 而要理解這些原理的應用,教師就應組織學生討論,進而理解相關知識點。如在講授外匯遠期的知識點后,組織學生就防范外匯風險的方法進行討論。 筆者曾經多次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先提出若干選題,讓學生自由選擇,結果是關于衍生品定價的討論,工科院校和學數學的學生選的比較多, 而關于金融工程中涉及法律的問題,政法學院的學生選的比較多,這可能與學生的專業背景有關。可以說,討論課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應用金融工程的能力。可見,教師應該掌握與金融工程相關課程的知識點,這樣才能與學生互動,提升授課水平,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結論
考慮到金融工程課程的復雜性和應用性特點,基于輔修專業學生來源廣泛、知識基礎差異大、計算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欠缺等特征,金融工程課程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內容、 簡化部分教學內容、 適當選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克服金融工程內容復雜、難度較大的缺陷,以提升教學效果。可見,金融工程課程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標組織課堂教學,運用豐富多樣的綜合教學模式和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側重點,加強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案例分析檢驗學生對基礎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以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去發現問題、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金融問題、開發新型的金融工具,從而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進而提高輔修專業學生學習金融工程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此外,要充分利用現代電子化設備和網絡資源,豐富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振龍,陳蓉. 金融工程(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劉向華. 關于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思考[J]. 金融教學與研究,2009(5):68-70.
[3]梁秋霞,金道政. 獨立學院金融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32-133.
(責任編輯:盧艷茹;校對: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