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栗審計局常常可見一位忙碌的身影。40余歲的她,舉手投足展現的是樸實風采,眉宇之間流露的卻是審計人特有的睿智、敏銳和頑強。她,就是2009年8月,剛從縣直機關黨工委黨委書記調任縣審計局擔任局長的肖利軍同志。從上任的那一天起,她就以“國家財經紀律的守護神、國家財產的看門人”為己任,通過一手抓業務工作、一手抓文明創建,充分發揮了“經濟衛士”的作用,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帶領審計局干部職工,奮發努力,拼搏進取,把審計局行風建設、廉政建設工作推上了新臺階。
三年來,她帶領的審計局每年創評為“省法制宣傳先進單位”、“市審計工作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縣綜合考評先進單位”、“縣直機關先進黨支部”等稱號,這些名譽的取得,都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
一、打鐵還得自身硬,做到身先士卒
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關鍵在于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審計隊伍。作為審計戰線的排頭兵、領航人,肖利軍同志時常以任長霞的一句話“跟我學,向我看齊”作為座右銘來時刻注重做好榜樣,提高自身素質。2009年8月她從機關黨委書記到接任局長以來,自己深深感受到一種工作角色的轉換,更是一次履職內容的洗禮。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她清醒地認識到,“位居領頭雁,須做排頭兵”,要想帶領好這支特殊的隊伍,要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必須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質,在業務上過得硬,面對壓力頂得住。為了盡快適應審計崗位領導和掌握審計業務,她在對外求學鉆研的同時,不知犧牲了多少日日夜夜的休息時光,尋覓加強審計業務知識方法,虛心向審計機關的老同志請教審計業務中的各種問題,她常說:“我做了20幾年的部門負責人,雖然原來接觸過審計,對審計有個大致了解,但當自己真正成為審計人,覺得還是壓力很大,主要是自己對審計業務還不是十分精通,所以得向大家學習。”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她已從外行變成了審計業務的行家里手。
審計監督是經濟監督的一道重要關口,要把住關,勢必要頂得住壓力,不怕得罪人。作為一局之長更是要首當其沖。面對各種壓力,她就是一身正氣,從不為此而懼怕、退縮,成為違紀單位人見人怕的“鐵門將”。她經常告誡全局干部職工:“不管什么關系,不管什么背景,不管對方怎么說,該怎么審就怎么查審,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2010年,在對一縣直部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過程中,經復審該單位一工程結算,發現與施工單位串通多結算工程款9萬多元,有關人員就開始“攻關”,先是請她吃飯,遭到拒絕,后又請權威部門的領導打招呼,同樣遭到拒絕。而且還威嚇,她硬是頂著壓力將9萬元資金全部收繳縣財政。肖利軍同志這種勤奮敬業、敢于碰硬的精神深深折服了全局干部職工,而她卻說:“在審計局,只有落后的局長,沒有落后的員工。”對此,同事們深有感觸:“只有這樣身先士卒的領導,才能帶好審計機關隊伍。”
二、精心培育一流團隊,追求上等業績
“要干就干最好,要做就做一流”這就是她一貫的工作作風,正是因為這種作風,她為打造縣審計品牌而大膽創新。來審計局以前,她當過縣團委書記、縣衛生局局長、計生委主任、臺辦主任、鄉(鎮)長、縣政法委副書記、縣直機關工委黨委書記等職務,長期與基層群眾打交道,養成她干練硬朗的工作作風。“無論什么事情,要就不干,要干就要干最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一流”,是她對待工作的真實寫照,在基層如此,在審計局更是如此。上任伊始,她就發出了塑造審計新形象的倡導。三年來,按照這一要求,審計工作始終服從全縣經濟發展大局,突出工作重點,業務工作實現了“小跑快跑上臺階,審計精神大變樣。”
從薄弱環節抓起,大膽創新工作,是她的看家本領。面對審計監督不到位、審計機制不完善、審計權威不強等現狀,她著力從三個方面“對癥下藥”。首先,明確責任分工。帶領全局全面改進審計組織模式,按股室管轄范圍建立責任制;建立行政執法三級負責制,實行副局長對局長負責、股長對分管局長負責、審計組長對局長負責機制,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審計監督職責的全面落實。其次,強化規范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審計機關業務會議制度、審計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請示制度和目標管理考評辦法等內部管理制度,使全局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程序規范。再是創新審計方式。在全局實行包括局長在內的全員承諾制度,保證審計項目廉潔高效、有序進行,并且做到應審盡審、不留死角,大大激發了全局干部的工作熱情,各項工作業績不斷刷新。三年來共完成各項審計任務155個,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5 556.05萬元,查出各種違紀違規問題346個,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都一一幫助被審計單位進行糾正和處理,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179條,對屢審屢犯的單位進行處罰,收繳罰沒收入646.5萬元。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安全督導”、“三有二定一評”等中心工作。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業務工作,更是她抓審計工作的全新思維。審計工作要求高,審計人員壓力大。這就需要提升審計人員士氣,為審計干部撐腰,使審計干部熱愛審計事業、安心審計工作。為此,她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創建文明單位作為破題之道。一方面,要求審計人員敢于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對財經違紀問題,做到“先禮后兵”,嚴格按程序辦事,先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再拿出具體處理措施,做到以人為本,使人心服口服;對隱匿會計賬戶憑證、拒絕審計檢查、阻礙審計執法的單位和個人,及時向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爭取領導重視和支持,在此基礎上,與紀檢監察等部門聯合辦案,堅決查處到位。另一方面,她立足機關實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活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廉潔自律我自當先,堅守廉政準則
審計質量和廉政建設是審計工作的兩條生命線。在抓好審計質量的同時,肖利軍同志一直沒有放松審計工作的行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她經常強調:“要時刻繃緊廉政建設這根弦,絕不能給審計機關抹黑,給審計隊伍丟臉。”她不僅要求自己這樣做,也要求全局的干部職工都這樣做,做到了把審計機關的廉政建設延伸到家庭、社會和八小時以外。對機關干部的提拔、使用,嚴格按照程序辦理,從不搞“一言堂”;單位的財務管理實行班子集體決定,從不搞特殊化。
在全局黨風、政風、行風、廉潔自律工作中體現了她常說的一句話:“領導干部要求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能做的事情,首先自己不能做。”她也正是這句話的踐行者和遵守人。她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從不以家務瑣事纏繞工作。而是一心撲在審計局工作上。在近90歲高齡老母親患病時,需要她作為唯一女兒去照料下,她卻是以單位工作實抽不出空來,相慰母親,安排其他家人去照料、護理。同時,在生活、工作條件的逐步改善,艱苦奮斗作風在被一些人思想淡化的今天,她經常告訴局機關干職工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從生活上、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她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按照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不搞權錢交易,不利用職權為個人謀私利,不干有損于國家、集體和人民的事情,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為官。同時對社會上的各種歪風邪氣,敢于反對,敢于抵制,勇當反腐倡廉帶頭人。她的這種嚴于律己、工作上“求全求先”的工作作風,在全體審計干部職工中無不使人欽佩。
(作者單位:上栗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