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許多產業因依托其為平臺得到了豐厚的利益,網購正是其中之一。它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以其獨有的便捷性,利民性等優點走入了千家萬戶,而在眾多的網購人群中,大學生所占比重較大,他們對網購超乎尋常的喜愛,有些人甚至達到了癡迷上癮的地步,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因此,為構建綠色的校園生活,引導正確的消費方式,有必要對當代大學生的網購心理狀態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網購心理;大學生網購;存在的弊端;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070-02
一、研究的總體設計
(一)研究的意義
網購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以其特有的優點彌補了實體商店的許多不足之處,同時也豐富了大學生的業余生活,成為了另一重要休閑方式。但是,網購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也存在很多的缺點,最主要的就是會網購成癮。大學生群體有著便利的網絡條件,又有著充裕的業余時間,久而久之,有目的地網購就演變成了一種不由自主的習慣,每天不瀏覽網購網頁就會情緒低沉,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節奏。經常網購的人面對著各式各樣的新潮款式,猶如面對著一種危險十足的誘惑,瀏覽下來總是會有所收獲,盡管一次只是10元的小型開支,但是一個月積攢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給家里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嚴重影響了原有的生活質量。網購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盡管網購網站大多都有品質保證,信譽擔保,但是也存在詐騙行為。據新華社電,2012年中國網站可信驗證行業發展報告,截至2012年6月底,在有網購經歷的網民中,31.8%的網民曾直接遭遇詐騙網站,網購遇騙網民的規模達到6 169萬。保守估算,每年因詐騙網站給網民造成的損失不低于308億元。受騙網購消費者中,有七成消費金額在500元~2 000元之間。①
(二)研究的總體構想與假設
1.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我們針對現今的大學生的心理狀態,編制了調查問卷,共調查了黑龍江大學700名同學,其中有效問卷671份,有效率95.8%,共包括7個學院,四個年級,其中有網購經歷的人為501人中男生188人,女生313人,平均年齡20歲。
(2)隨機心理訪談。為避免出現實驗時的傾向性行為,我們小組成員分別在平時生活中隨機交談,暗中觀察網購人群以此來得出結果,共隨機訪談了6人。
2.研究內容
我們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現有網購狀況,結合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條件制訂了一套研究方案,決定將研究重點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大學生網購人群所占比例;南北方大學生對于網購是否有不同看法;四個年級對于網購是否有不同看法;大學生是否會將網購知識反哺;大學生是否網購成癮;大學生網購的金錢是否過多;成績是否有影響等,針對研究內容,我們對預期的實驗結果分別作了假設,具體假設有: 在當今大學生中網購的人群應該占60%以上;南北方同學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大二的同學購物的頻率,金額是最高的,大一的同學剛進大學網購的頻率最小,大三的同學僅次于大二,大四的同學忙于找工作僅次于大三的同學;父母會網上購物,那么多數是孩子教給的父母,向他們傳授網購的知識;大學生網購已經成癮,業余時間不是看書而是網上購物,并且,相較于上街,學生們更喜歡在寢室網上購物;網購金錢已經嚴重超額,增加了原有的生活費金額,有的甚至成為了一種負擔;大多數人處于上癮的網購心理;女生比男生更愿意購物,頻率更高,費用更多,宅男宅女更喜歡網購,甚至是熱衷;大家選擇網購的原因是便宜;班級學習中等的同學更熱衷于購物,購買的物品更豐富且偏向于服飾,而學習前十的同學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網購的物品偏向于書籍,學習在班級靠后的同學網購次數一般,屬正常購物。
三、對當今大學生網購心理狀態的分析
首先,在調查的數據700份中除去無效的29份,有過網購經歷的為501份,占74.66%,遠大于沒有網購的經歷的25.34%,這證實了假設一。下面,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一) 吸引力
通過數據結果顯示,我們發現現今大學生選擇網購的最主要原因是便宜,其次是因為方便,種類齊全,選擇網購網站鐘愛淘寶網人數最多,占61.3%,經常購買的物品是服裝,占39.7%,電子產品和生活用品次之。因此,我們認為,對于大學來說,最主要的吸引力是價格,方便,對于大學生來所,經濟生活還不能完全的獨立自主,而每個月的生活費又有限,因此,就需要同學們盡量的節省,而現在商場的服裝平均價格也需要200元,比網上購物高出許多,理所當然的,網購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環境因素
1.個人環境因素
我們發現年級對消費額,消費時間的影響并不大,四個年級的消費時間都是在30~60分鐘時間段的人數最多,消費金額大多數都控制在100~300元內。但是成績卻明顯地影響了網購頻率,班級前10名的同學大多數時間都用來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但是學習卻并不吃力,因此有時間進行網購來放松,班級11~20名的同學因為努力維持自己的現有成績就比較的吃力,因此網購的時間最少,而班級21名之后的同學對成績并不是十分的看中,因此,業余時間就特別的多,用來網購的時間也就相對增多,所以網購的頻率最高。
2.外在環境因素
我們對南北方人對購買物品,選購原因,網購能否取代實體消費進行了交叉制表,從結果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無論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在網購方面的觀點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地理因素對網購的影響并不大。
四、結論
現代大學生,無論男女,對網購的熱衷程度是一樣的,對于假設的問題——是否能接受取消網購,53.9%的同學都表示不能接受,可見網購對大學生來說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特別的休閑方式,抑或是生活習慣,久而久之,他們在潛意識中將這種生活習慣向周圍親人,朋友傳播宣傳,在調查中發現,現在的父母們也開始網購,問卷中有41.9%的父母會網購,而之所以會網購43.7%是孩子們教授的,父母在網上經常購買的是生活用品,這點不同于大學生。但是也正是由于網購大軍的逐漸壯大,網購上當受騙的人數,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當務之急是謹防網購陷阱,控制好網購的頻率、金額,不要給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網購,盡管近些年來發展的十分迅猛,但畢竟是新興產業,難免出現了社會失范,因此,就十分有必要針對現有的失范制定規章制度,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也應該細化商家的注冊過程手續,更加嚴格的對身份進行審查,定期地進行排查,并進行問卷調查,電話訪問等來鑒定商家的信譽程度。
(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網上受騙的大多是為了貪圖便宜,看到某某產品特價包郵,然后不加思考的就付款交易,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這種貪小便宜的想法,理性,慎重的消費,不要盲目的消費。
(三)豐富業余生活
現今的大學生功課并不繁重,很多情況是一學期就考試前幾天突擊背題,而閑下來的大把時間并不是用于看書,而是宅在寢室上網,三國殺等,長時間的上網,不僅會影響視力,人也會低迷。因此,應該豐富業余生活,像是網球、排球、瑜伽等活動,培養多種興趣,將重心從網絡上移開,尋找一種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充滿青春的活力與朝氣。
(四)增強生活責任意識
現今的大學生還不能夠做到在經濟上的完全獨立,有的甚至完全依靠家里的父母,因此,不是學生故意的浪費金錢,而是對錢的多少沒有概念。因此,應該增強生活的責任意識,多參加一些活動,有時間到學校周邊打些散工,當發現了賺錢的不易,自然就知道了要節制花銷,不再肆意地浪費。
參考文獻:
[1]電商協會發布調查數據 6000萬網民被騙300億[N].法制晚報,20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