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創新文化的討論也往往引發更多的熱點問題。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將通過闡述對創新文化概念和內涵的認識,來探討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問題。
關鍵詞:創新文化;成人教育;改革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193-02
人類的創新活動表明,文化對創新具有重要作用。當今,創新文化已成為影響創新實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創新文化建設是當前很多領域都不可回避的一個新課題。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基礎和支柱,也是新時期建設學習型城市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將探討創新文化建設對成人高等繼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及改革的必要性
成人高等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縱觀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多年來,成人高等教育作為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必要補充,擔負了提高社會在職人員知識、專業素質的重要使命,緩解了我國高等教育需求的壓力,培養出了許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
但是,自20世紀末以來,隨著我國全日制高等教育體制和機構改革,招生規模擴大、毛入學率提高,隨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創立和蓬勃發展,宏觀政策的調整無一不對成人教育產生消極的影響。再加上2007年教育部規定取消成人脫產班,更降低了成人教育對社會人員的吸引力。
另外,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教育質量不高。成人高等教育“寬進寬出”,辦學資源緊張,激勵機制不足,沒有穩定的成教專職教師隊伍;二是教學方式單一。有的僅采取視頻教學,這樣會大大影響到學員跟教師之間的溝通,教學成果大打折扣。在考試考核方面,有的在教學過后立即考試,在考試難易程度方面,基本上都是保證學員逢考必過;三是學員作為學生的同時又是員工,工學矛盾突出;四是管理粗放松弛。自2000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和機構改革使得成人高教的管理職能被分解。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多頭”管理的格局往往導致“低效”管理,繼而容易出現難以協調和體制不順的問題。
成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一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學習型社會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成人高等教育作為現代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其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和發展也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應有之義;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世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也在改變著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模式。企業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三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已進入網絡時代和數字時代,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成人教育進行改革成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四是學習者的文化自覺。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終身學習的理念逐漸得到認同,人們主動地吸取新知識、新技術,追求自我完善。
二、創新文化的概念、內涵及意義
(一)創新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我國領導人多次強調創新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當代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使用了創新一詞。根據熊彼特的定義,創新包括引進一種新產品或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實行一種新的組織形式等。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個國家文明的結晶。它以信仰和價值觀為內核,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審美、學術理論等之中。
創新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關于創新文化的概念,學術界沒有統一的界定。我國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創新文化是一種有利于開展創新活動的氛圍,這種氛圍包括崇尚創新、激勵創新、保障創新的價值理念、行為習慣、意識形態與社會環境等幾個方面。如,《創新文化的內涵及其作用》一文的作者金吾倫和《創新文化:自主創新的文化驅動力》一文的作者陳依元都認為,創新文化是與創新和創新實踐相關的、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文化形態;羅孝高在其《創新文化的基本模式與創新文化的建設》一文中認為,創新文化就是對創新具有導向作用的文化,是各種創新賴以維系的文化環境,同時,創新還是一種方法的變革,且涉及價值問題[3]。
關于創新文化的內涵,余呈先在《創新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一文中指出,創新文化有四個方面的內涵:價值觀、制度體系、行為規范、實物載體;陳依元認為,創新文化以創新價值觀為核心,包括主體創新文化、制度創新文化、環境創新文化三個層次;賈英杰等在《淺議創新文化建設》中指出,創新文化體現在思想觀念、認知方法、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可區分為內在的觀念文化和外在的制度文化兩個層面[4]。
(二)創新文化對我國成人高等繼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義
2006年1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動員全黨全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2006年2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該《綱要》。十七大報告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我們黨對文化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最新論斷。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是要堅持自主創新,而走自主創新的道路關鍵是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創新文化。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郭傳杰說:“知識創新工程必須有創新文化的支撐,無論是從事科研,還是從事管理,都應該鼓勵創新,建設創新文化……要倡導唯實求真、協力創新的精神……”[5]當然,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離不開創新文化的引領和支撐。
三、如何以創新文化引領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
任何事物的改革和發展都必須有科學的、先進的文化指引,方能永葆青春。新時期,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必須邁出改革創新的堅定步伐。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如何以創新文化引領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一)要有長遠眼光和開放思想,樹立成人高等教育創新觀
在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是主導,各類普通高校成人院是龍頭,在職從業人員是主體。三者都應當具備長遠的眼光和開放的思想。以政府為例,政府應當勇于改革,善于組織,積極推進改革創新的施政理念,為促進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20世紀60年代,學習型社會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受到重視。2002年,十六大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實現需要終身教育理念的指引。在當前世界各先進國家紛紛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精神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成人高教的各主體應當行動起來,堅定地樹立和踐行終身教育理念。
(二)要有務實精神和責任態度,創新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
以色列享有“全球第二硅谷”的美譽,是一個極為推崇創新的國度。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以色列人求真務實又敢于冒險的精神和態度。同樣,我國成人高教也應當以務實負責的態度踐行創新之路。鑒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筆者建議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嘗試“啟發式”、“研討式”等新的教學方法
要從根本上改變單一的以教師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據筆者了解,福建的多所著名高校,近兩年實施了教育教學改革,針對本科生成立了改革試點班。采取“研討式”的教學方法,學生有一定量的時間討論和提問問題,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課堂表現各占其總成績的50%。這種教學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成人高教借鑒。
2.充分利用網絡實行遠程教育
在當今網絡時代和數字時代,運用高科技手段實現教學早已不新鮮,如何充分地發揮其便捷實用的功能是關鍵。此外,對學員網絡學習的督導和評定也很有必要。如根據學員網絡學習的時間量、提交答卷的質量評定學分等。
3.推行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應在充分考慮自身辦學條件的基礎上,根據生源特點及市場對成人高教的需求,制定更實際的培養目標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培訓課程,還可以建立相關實踐基地。
另外,還可以建立“彈性學習制度”,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學習進度;還可以打通成人高校之間學生的學籍不變、學分互認“通道”,方便學生“流動”學習。
四、小結
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目標。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遠。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對成人教育領域陸續出臺了一些導向性、規范性政策,相信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在各方努力之下必將邁向新征途。
參考文獻:
[1]羅云峰.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咸寧學院學報,2009,(12).
[2]楊德廣.先進文化與高等教育創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19.
[3]羅孝高.創新文化的基本模式與創新文化的建設[J].廣西社會科學,2004,(5).
[4]賈英杰,鄧衛東,安姬.淺議創新文化建設[J].西藏科技,2007,(2).
[5]郭曰方.創新文化之歌[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