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作為現代家庭的一個重要功能,對于青少年健康而自由全面的發展具有持久而基礎的作用。但隨著“5+2=0”教育現象的出現,家庭教育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日益面臨著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這種局勢下關注家庭教育,以創新的思路和渠道來推進家庭教育的發展,對于青少年健康全面的發展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家庭教育;以人為本;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187-02
家庭是每個人所接觸到的第一個環境,家庭教育對于每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家庭教育的完善程度是一個人教育狀態可否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它也與學校教育的正向發展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教育無非可為學校教育的發展注入正能量。現階段我國家庭教育所出現的一些負面現象嚴重制約了個人教育的全面發展,甚至出現了“5+2=0”的現象。
一、“5+2=0”現象下的家庭教育現狀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出生后所接受到的最早的教育,其成敗與否直接關系著一個人價值觀念、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計劃生育政策所導致的“獨一代”現狀,家庭教育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使得青少年教育模式出現了“5+2=0”的現象。這種現象所反映的是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嚴重脫節,就是說學生在5天系統的學校教育后,仍面臨著兩天的家庭教育,這兩天的超負荷性或滯后性,即沒有教育或者教育負荷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學校教育所產生的效果,因此被稱之為“5+2=0”現象。
在這一現象下,家庭教育的這兩天顯得尤為重要,而致使“5+2=0”現象出現的家庭教育的這兩種極端教育方式主要表現為:第一,家庭教育的滯后性。這種滯后性主要表現為“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由于現在多數家長忙于工作、應酬娛樂等,過多地把生活的關注點放在車子、房子等物質經濟方面,根本就無暇顧及或者是忽視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許多農村地區,有許多家長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孩子多數會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或者一個人留守家中,孩子的教育問題被全部地歸于學校和老師。所以,在這種滯后性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學生一到周末這兩天,基本上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況,青少年學生缺少了成年人的監管,其情況可想而知。根據北京市相關部門所做的一項關于中小學生教育情況的調查結果可知,青少年學生們一周內在學校所接受的規范的,系統的教育教學知識,很有可能在周末這短短的兩天時間內被網絡上或者社會上那些各種各樣的濁流消耗沖刷得所剩無幾。第二,家庭教育的超負荷性。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家長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值,有些家長甚至不顧孩子的自身特點和情況,過分地追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好不容易在學校結束了五天的學習生活,到周末也不讓孩子出去玩,硬是逼孩子在家里看書、做作業,甚至參加各種學習輔導班,他們所看重的僅僅是孩子的成績,認為成績代表一切,讓孩子考試一定要考前幾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本來就很緊張,回到家后適當地玩耍和游戲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這種家庭教育模式下的青少年,一到周末回家還是繼續學校的那種讀書、做作業的模式,甚至比學校生活還累,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學習效率會下降。透過羅森塔爾效應我們可以知道,一定的適當的期望可以起激發青少年自身的成就動機,在一定意義上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向上,但是過高的不適當的期望非但不會起到激勵作用,甚至會適得其反,使青少年學生產生沉重的心理和精神負擔,這嚴重地阻礙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在這種只專注孩子學習成績的情況下,很容易使家庭教育忽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致使青少年的發展表現出一種“畸形”的狀態。
二、推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孔子說過:“子不教,父之過”。青少年學生的教育不僅取決于學校和老師,家庭正確的教育方式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這個環節是國家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工程,其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和諧,這同時也是在文化強國戰略下的有力號召。在“5+2=0”這種局面下,深入貫徹和落實《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年)》,大力推動家庭教育創新,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與社會和學校教育比起來,有著共同的目標要求和本質特征,但究其本身,其自身仍具有學校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替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朝夕相處,其一言一行都對子女產生著影響,這就決定了家庭教育具有長期性和潛移默化性,作為子女最為信賴的人,父母便成了子女模仿的對象,這對子女的性格形成、品德培養、才能開發等都影響深遠。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司馬遷、老舍、冼星海的發展等,大都受益于其家長的諄諄教導和家庭教育的優良熏陶。所以說,家庭教育對于青少年學生的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和無可替代的意義。重視家庭教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國現在正處于經濟社會的高速轉型期,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發展,并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來大力推進家庭教育事業,在國務院頒布和實施的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把家庭教育作為其重要內容。
其次,是推進家庭教育的緊迫性。當前形勢下的家庭教育正面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1)隨著社會經濟快速多元的發展,家庭結構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日趨多元,使得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隔代教育問題等日益凸顯,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庭教育的任務;(2)受一定的政策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成績分數的“牽動”效應依舊使多數家長難以擺脫,在此影響下的家庭教育重智輕能等現象依舊較為突出,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發展;(3)互聯網、手機等通訊網絡的快速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但網絡媒體的欠規范化發展使得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這對青少年的思想行為等產生了重要影響;(4)由于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性和體制機制的影響,使得廣大農村地區和貧困家庭的青少年群體出現嚴重的家庭教育資源匱乏。新形勢下家庭教育所面臨的這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家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重要的任務和更高層次的要求,也充分說明了大力推進家庭教育的緊迫性。
三、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發展的新渠道
(一)堅持“以人為本”
馬克思說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發展是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青少年學生的發展亦是如此,所以家庭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青少年自身的特點,促進青少年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獨一代”、“獨二代”現象的出現,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自身的特點,每個孩子因其在智力、能力、體力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青少年學生的教育方式也要避免千篇一律,根據孩子自身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根據其年齡特征、身心發展程度等來選擇性地進行教育,并進一步把家庭教育和學校、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使青少年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提高家長素質
家庭教育能否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最為根本的還是家長本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家長的職業,就是教育子女。”作為孩子天生的也是終生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主導作用,就像一本無字的教科書一樣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針對家庭教育這一情況,全國婦聯開展了一次調查,其結果顯示,有80%以上的青少年在被問及“家中對你的影響較大的人是誰時?”都選擇了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由此可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以及成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總體來講,這一代家長的知識層次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不斷地提高。據調查顯示,大概有80%左右的家長是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到教育觀念的影響,使得家庭教育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和錯位,正如“5+2=0”現象的出現。因此說,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想讓孩子健康全面地發展,自己首先要接受一定的教育來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教育觀念,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來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家庭教育能夠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引導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發展
在經濟社會急速發展的轉型時期,人們生活的方式和態度、人際關系以及工作習慣方法等也都隨之發生變遷,這一系列變化給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種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模式下,許多青少年中出現了德智脫離、知行分離,甚至出現了多重人格的現象,這些都使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產生了困惑,這一困惑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難題,這一變化也給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在這一現狀下,家庭教育要以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發展為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立足點,在吸收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和青少年自身特征,以引導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使他們養成健康正確的行為習慣,來為他們健康的成長奠定道德基礎和價值信念。
參考文獻:
[1]葉立群,等.家庭教育學[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耿有權.儒家教育倫理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2.
[4]簡.尼爾森,萊恩.勞特,H.史蒂芬.格蘭,著.孩子常見問題與父母應對良策[M].劉玉慧,杜秀君,李淑華,譯.長春:吉林出版社,1999.
[5]父母與孩子溝通少,導致青少年人際關系障礙[J].家庭教育,2003,(12).
[6]徐鳳杰.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J].教師論壇,2008,(2).